自古以来,权利都是最诱人的存在。尤其是在我国的封建君主制社会下,权利更是可以延续的存在,有权利固然是好事,但是既然是君主制的社会,那么你大也绝对打不过皇上。并且中国有一句古语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绝不是单纯的请大家喝喝酒,聊聊天,就把兵权给要回来这么简单。相反的,赵匡胤是在受到了昭义节度使李筠,以及淮南节度使李重进的造反之后,在赵匡胤亲自自己上场平定了两场叛乱之后,赵匡胤才重新考虑兵权方面的事情。
如果自己不想成为五代十国之后的翻本,那么控制藩镇权力过大的现象,肯定是首当其冲的根本。为了此事,赵普给赵匡胤提议让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三条建议,也是最终被赵匡胤积极实行了的。
夺其权,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杯酒释兵权”。听上去很简单,像是喝个酒组个饭局就可以搞定的事情。但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杯酒释兵权”的行为,最少是发生过了两次。
宋朝初期,赵匡胤刚刚登基没两天的时候,赵普就跟赵匡胤说,不应该把兵权全都交付给让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人手里。但是因为赵匡胤认为这都是跟我路打天下的功臣,不给他们我给谁?不应该怀疑自己的好兄弟,好战友啊。这个时候赵普生气的赵匡胤说:就算你相信他们没有野心,但是谁又能抱枕给他们的部下不会“黄袍加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