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地球只剩下你一个人,你会留下这句话吗?(4)

2021-10-03 11:15     互联网

玻尔的原子模型

这些问题,一直让卢瑟福抓狂。直到1912年,尼尔斯.玻尔的到来,终于迎来了转机。玻尔开始是找汤姆逊做导师的,但是因为没投缘后又找到了卢瑟福,卢瑟福就把这些问题丢给玻尔去研究。

当时对于光谱线不连续的问题,有一个瑞土的中学老师叫做巴尔默,他找到了氢原子光谱线的一些相关的规律,就是其中一些辐射光的波长的倒数正好正比于一个值(1/4-1/n^2),并得出了一个公式:

式中的n大于2,λ代表的是波长,R是一个常数。这个公式,当时只是一个数学上的规律,人们并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但是玻尔自从在“人群中多看了它一眼”,这个巴尔默公式简直犹如晴天霹雳,它就像一个火花一样点燃了玻尔的灵感。公式中的变量N,是一个大于2的正整数,可以等于3,可以等于4,但不能等于3.5、4.5,这不是正好是一种量子化的表述吗?

尼尔斯.玻尔

普朗克在1900年时,就曾经把黑体辐射的能量假设成一份份的,并且得出E=hν,能量与频率有关(量子论诞生之黑体辐射:真正的革命是连革命者本人都在反对它)。爱因斯坦也从光电效应中推出光是量子化的(量子力学(三)光电效应:这18年间,唯一一位认真对待光量子的人)。这时巴尔默公式又说明原子只能放射出波长符合某种量子规律的辐射,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原子的内部,它只能以特定的量吸收或发出能量,那么电子的轨道是不是也可以是量子化的呢?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玻尔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他得出了一个新的原子模型:原子中电子的运行轨道是固定的,每一个轨道对应一个固定的能量;电子只能在这条固定的轨道里运行,并且此时并不辐射或吸收能量;电子在不同的轨道间跃迁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这个辐射或吸收能量的大小等于两个跃迁轨道的能量之差;电子轨道还有一个角动量,角动量也是量子化的。玻尔原子模型大概就如下图:

玻尔模型的简化示意图

玻尔的原子模型刚出来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后来爱因斯给了他非常有力的肯定,大家于是才开始重视起玻尔的模型。玻尔的原子模型虽然能很好的解释了卢瑟福原子模型存在的两个问题:电子最低能级的能量也是最低,也就是基态,所以没法再向原子核堕落;而由于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所以辐射和吸收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这样对应的频率也是量子化的,因此,原子光谱的谱线是分立的而不是连续的。

玻尔据此也得到了192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但是关于玻尔的模型,同样存在着很多没法解释的问题。如为什么电子在同一个轨道中运动时并不辐射能量?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那电子是如何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外一个能级的轨道?难道它们有自由意志,它们会象崂山道土一样有穿墙术吗?

德布罗意的原子模型

这个诡异的现象,后来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大胆的给出了一个假设,他认为电子是一种波。他于1924年的博士毕业论文里,明确的说明了:实物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本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已经是够诡秘够不可思议的了,毕竟光的静止质量为0,而这些有静止质量的实物粒子都是实实在在的,你德布罗意一个还没毕业的博士生突然再来一个物质也是一种波,这简直就是石破天惊呀!他的导师郎之万看到论文时,几乎是吓得在叫“救命呀!快来人!”。他不敢下结论,于是发给爱因期坦求助。爱因斯坦给出的评论是:德布罗意可能揭开了物理学大幕的一角。

德布罗意

频道热点
更多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炸”出几乎所有物质,那原材料来自哪?

原标题:138.2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炸出几乎所有物质,原材料从哪来? 人类总是执着于对事物起源的探索,人类如何诞生的?生命起源于什么?地球从哪儿来?太阳系如何形成的?一切问题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