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那些为人类航天事业献身的动物“宇航员”们(2)

2023-12-06 17:22  互联网

即使到太空科技发达的21世纪,许多成功回归地球的动物也要接受安乐死的命运。因为除了失重,动物们在太空中还要经受大剂量的太阳和宇宙辐射的考验。2013年5月,俄罗斯一个装载老鼠、蝾螈等生物上太空进行测试的太空舱返回地球,在长达1个月的太空旅程后,大部分被送上太空的动物均因强辐射“壮烈牺牲”。幸运生还的动物也要接受安乐死,然后被解剖、研究及分析。

“莱卡”短暂的太空旅程证明,哺乳动物能够承受火箭发射后一定的严酷环境,为载人飞行铺平了道路。

美国猕猴——“艾伯特”家族

前苏联科学家爱把狗送上太空,美国科学家则更热衷于让猴子成为“太空先锋”。不幸的是,大多数美国“太空猴”都在早期的太空实验中魂断九霄。

1948年6月11日,带着美国人民的希望,猕猴“艾伯特一世”随“V-2远程火箭”发射升空,但不幸的是,这只猕猴在飞行途中死于窒息。“艾伯特一世”连看到机会的机会都没有,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第一“猴”。

1949年6月14日,美国猕猴“艾伯特二世”终于被送到了距地面134公里高的地方,成功获得“太空第一猴”的桂冠。返回地球时,火箭的降落伞出了故障,在火箭和地面猛烈的撞击中“艾伯特二世”灰飞烟灭。

1949年9月16日,猕猴“艾伯特三世”搭乘的火箭在升空到一万米时发生爆炸,导致“艾伯特三世”尸骨无存,此后,美国科学家又先后将“艾伯特四世”、“艾伯特五世”两只猴子相继送上太空,它们都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先后遇难。美国宇航局甚至没有详细记录这两只猴子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