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全面回应质疑:如果我不交代,谣言就永远没完(10)

2020-04-18 23:00  财经杂志

有几篇是有情绪的。前期的情绪是因为疫情给人民带来太多伤害,那些惨烈的事情,我也是人生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很多内容我都没敢写,没敢写不一定心里没有,是忍着。

“耳闻的历史底稿”这样的用词,在我看有点搞笑。我想我更多的是现场记录,尽管我没有在小现场,但我在大现场,这个现场就是武汉。视频和音频,以及各种微信和电话,市民的生活,其实天天都在眼前。我作的是实录,我的实录有所选择。

还有一条,大多数媒体记录过的宏大场景,我会尽量绕开。这很简单,如果以后我需要那些,可以轻易查到。而媒体忽略的,我要记下,因为这些细小的个体的东西,或许不记下就永远流逝了,比如媒体不会记录的常凯一家,比如我的同学,我邻居的亲人以及那一个个死去的人。

财经十一人:有哪一篇或者哪几篇日记是您个人觉得很特别的,或者说很满意的?为什么?

方方:有一篇写灾难的,是我那天很生气。他们攻击我的言论,是完全不顾忌我所处在什么时间什么状态下。所以在一怒之下,我来告诉人们,灾难是什么。灾难和他们日常想象的不一样,这种对灾难的感受,也只有在灾难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在身边不断有信息传来某某死了,才能体会到。

财经十一人:您如何保持内容的独立性?是否有意识地在日记中设定议题迎合您的目标读者?

方方:不存在独立性的问题,也没有目标读者,因为我的定位就是记录,没有其他意图,而且我也从来没有想到过有那么多人会阅读。知道有这么多人阅读,我的直觉首先是“太奇怪了,太反常了”。

财经十一人:期间有多篇日记遭删除,被删稿是什么感觉?您有没有分析过那类日记容易被删,之后的写作是否有意识地避开了“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