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用兵之耻!蒋介石日记视角下的四渡赤水(5)

2021-10-12 21:39    

红军四渡赤水后,迅速南进,27日,到达枫香坝、白腊坎、鸭溪附近地区。为迷惑蒋介石,红军故布疑兵,造成将寻求中央军主力决战的假象。中革军委电示红九军团:“我野战军主力决南移寻求机动,而以九军团暂留现在活动地域钳制周、吴纵队,以配合我主力作战。”要求其在第二天分出两支部队,一向长干山,一向枫香坝伪装主力活动。随后又数次致电红九军团,令其“在马鬃岭西北路上摆露天红标语,路侧放烟火扮炊烟,散消息,伪装我军主力,将在此地区诱敌向北出击而消灭之的模样,以便我主力借此秘密迅速向南转移。”红军主力则由鸭溪、白腊坎之间突破封锁线,向乌江边急进。

红军四渡赤水河渡口二郎滩

对红军的行动方向,蒋介石和周浑元起初都判断,红军“必与我军在谭厂与鸭溪间地区决战,如其能先击破我中央军,则其以后行动,即可自由,否则亦必求突破此地区一点南窜”。但是,红军在长干山、枫香坝一带放出的疑兵,显然使蒋介石发生了误判,28日,在致周浑元电中,他指示应特别注意红军由枫香坝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令其速在西南方布防堵截。同日,当红军主力实际已由鸭溪一线越过国民党军封锁线后,蒋介石得到消息,仍认为这只是红军的一部,故布疑兵,“使我军注目于该方,而疏忽于正面防线时,然后彼乃向正面长干与枫香坝之间突破一点与南窜。”直到确认红军已然南下时,蒋介石方在日记中写道:“朱匪果由鸭溪西之四牙坝与倒流水偷窜南进,……可叹。惟亡羊补牢,尚犹可待也。”

红军之所以能从国民党军的封锁线中逸出,巧妙的疑兵固然重要,蒋介石消极的作战方针也难辞其咎。“追缴”期间,蒋介石虽然曾要求所部主动出击,但更多时候,还是照搬第五次“围剿”时在中央苏区的成功经验,面对不断游动的红军,多次命令部下“筑碉扼守”,试图用堡垒战术堵截、围困红军。然而,无论是环境、力量、条件、对手,此时与中央苏区时期都有很大不同,国民党军在黔部队有限,人力物力都不允许其短时期内构筑大量碉堡。相反,红军则再无中央苏区后期需要保有根据地的顾虑,可以没有任何包袱的作大踏步进退。在此背景下,想要在崇山峻岭的黔北地区靠碉堡堵截红军未免有点天方夜谭,证明蒋介石在军事指挥上确有胶柱鼓瑟之病。而且,构筑碉堡本身传递的就是消极防御的信息,这与鼓励大胆“进剿”相互龃龉。当红军真正运动起来后,国民党军的消极防御必然捉襟见肘。这就是蒋当时谈到的:“我们有这许多军队来围剿,却任他东逃西窜,好像和我们军队玩弄一般,这实在是我们最可耻的事情!……将来战史上评论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