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于后勤,熬死三军,东线德军后勤究竟有多糟糕?(2)

2024-01-04 17:02     今日头条军事

一、战前后勤准备不充分,物资储备不足。

希特勒在1940年6月就把尽早进攻苏联定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重要方针。根据他的命令,德军总参谋部在8月拟出作战计划方案,并于12月底经他批准,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按照希特勒的如意算盘,实施这个计划,“红军将在八周内解体”。

败于后勤,熬死三军,东线德军后勤究竟有多糟糕?

但陆军总司令部军需总监在同年夏秋期间,对该计划毫无所知,直到战争开始前6个月才真正着手研究对苏作战的后勤补给问题。而德军总参谋部在制订作战计划时不重视经济和后勤因素,也未认真研究过进入苏联境内后的后勤补给问题。

德军预备军总司令曾按西线作战的消耗水平,提出过对苏作战所需物资数量的清单,强调德军必须拥有装备并维持200个师所需的全部军用物资,此外还要备足12次大规模作战行动所需耗用的物资储备。但德军总参谋部硬要后勤服从“闪击战”的目的,对物资的需要量和筹措量一减再减。开战之前,德国国内的油料储备量只有3个月,轮胎及修理零配件更缺。德军进入苏联领土时,仅带了2-3个基本携运量的弹药储备,外加够20个师消耗的用途未定的储备品。

战后西方有的史学家就指出:德军入侵苏联时,“物资如此短缺,照理说应使德国人重新考虑整个战局是否合理。但是,实际情况与此相反。他们不是缩小目标以适应有限的手段,而是要自己相信原来的计算过于保守,达成目标会比原来的预计更为容易。”“在这一点上,德军总参谋部像失去了理智”。

二、对苏联气候地形、道路的复杂性估计不足,尤其是缺乏冬季作战物资准备。

败于后勤,熬死三军,东线德军后勤究竟有多糟糕?

苏联地广路少,道路的质量又差,大部为沙土路,在多雨的秋季里极易形成泥淖,车辆很难行驶;到了冬季,酷寒雪大,车辆更难行驶。在上述条件下,车辆损坏快,耗油量大大超过计划。德军尾随各集团军群的重型运输队,其汽车的损坏在战争开始后19天内即达到25%。至于缺乏冬装和防寒器材,更是直接而严重地影响到部队的士气、作战实力和武器装备的效能。如坦克和车辆的水箱在严寒中冻裂,汽油因加油时缺少加温设备而结成冰,润滑油冻结而不起润滑作用,人造橡胶失去弹性,机枪冻得打不动,积雪厚时炮弹减效、地雷失灵,等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