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全体黑色制服,被当成牧师市民脱帽行礼

2024-04-18 10:02     国家人文历史

铁幕垂下后,世界表面分裂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其实各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坐西方阵营第二把交椅的英国就对美国明确表示,要在“门内留着一只脚”,荷兰、比利时也赞同英国的意见。1949年10月5日,新中国成立第5天,英国政府就提议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英国还劝告法国,对新政府的承认应该依据实际情况,而不该“感情用事”。但法国没那么容易想开,毕竟印度支那对法国的分量比中国更重。

周恩来对英国的态度应当是心中有数的。早在抗战时期,周恩来就有计划地对英国进行外交统战,他邀请英国记者来延安访问,与两任英国大使都建立了私人友谊,还指示香港八路军办事处和港九游击队主动与港英当局积极合作,在香港沦陷后解救了一批英国人安全撤离。十年经营,让中共与英国一步步结下善缘,再加上英国心心念念保住香港,向中共示好是题中应有之义。

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全体黑色制服,被当成牧师市民脱帽行礼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在下榻之处与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晤

正常来讲,一个新生政权最需要的就是世界各国的承认,英国自认为以老牌帝国之尊上门背书,新中国肯定求之不得。但毛泽东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中国外交第一要务是与苏联建立战略同盟关系,要向斯大林证明“一边倒”的诚意,不要让那些“急于钻进来”的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主动。远在莫斯科的毛泽东电告刘少奇、周恩来:“出些难题拖延时日。”

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全体黑色制服,被当成牧师市民脱帽行礼

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在“出些难题”思想指导下,中方在联合国席位、英国与台湾关系、国民党在港财产等问题上寸步不让,与奉行实用外交的英国僵持不下,一直拖到了朝鲜战争爆发,“一边倒”政策已成定局,中英谈判只能止步。但两国仍然保持非正式的外交关系。

1954年,破局的时机来了。为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作为世界大国出席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法国留学归来30年后第一次重返西方,并且是以总理和外交部部长的身份。就在前一年,周恩来去莫斯科参加了斯大林的葬礼。巨人阴影散去,周恩来轻装上阵。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