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4日,以色列对也门首都萨那发动大规模空袭,行动代号"正义绿洲"。目前已造成6人死亡、86人受伤,医院称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增加。这次空袭让本就有战乱和饥荒的也门更难,也意味着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对抗,从红海航运、以色列本土防御,延伸到了也门内部,中东多线冲突的风险在上升。
空袭详情:14架战机投40枚弹,打胡塞"关键设施"
以色列军方说,这次空袭是为了回应胡塞武装8月8日的袭击--当时胡塞用集束弹打了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还有阿什凯隆、贝尔谢巴的重要目标,这是以色列第一次在境内遭遇集束弹袭击。
为了报复,以军出动14架战机,往萨那多个区域投了约40枚炸弹,打的都是以色列认定的"胡塞武装支持设施"。具体打击范围包括萨那市中心、南部和西南部,核心目标有三个:
总统府所在的军事基地,以色列认为这里是胡塞的指挥和防御中心;
城市发电厂,以军称其给胡塞的作战装备、防空系统供电;
燃料储存基地,以色列觉得这里的燃料是胡塞无人机、导弹发射的重要能源。
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萨那一个加油站被炸后冒起大火球,总统府附近爆炸声很大,现场很乱,很多平民只能逃走。
要注意的是,这是以色列近年第一次直接空袭也门首都。之前以色列虽指责胡塞袭击,但多是通过支持也门政府军、共享情报等间接方式应对,这次直接派战机,释放了"本土遇袭绝不忍"的强硬信号,双方对抗从"间接牵制"变成了"直接交火"。
双方说法:以军称"正义反击",胡塞说"逼退战机"
对这次空袭,以色列和胡塞武装的说法完全对立,能看出双方矛盾没法调和。
以色列军方明确表示,行动是为了"回应胡塞反复袭击以色列及平民"。以军强调,过去22个月,胡塞以"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为由,多次用导弹、无人机打以色列境内目标,还在红海、亚丁湾骚扰和以色列有关的船只--仅2023年11月到2024年12月,就袭击了100多艘商船和各国军舰。红海每年要运全球约1万亿美元的货物,胡塞的行为严重威胁航运安全。而8月8日的集束弹袭击,更是越过了以色列的"安全红线",所以必须用军事行动"压下胡塞的气焰"。
胡塞武装则不认可空袭效果。一名胡塞军官说,他们的防空力量"成功拦住并逼退了大部分以色列战机",否认以军达成了打击目标。同时胡塞重申:只要以色列不停对加沙的军事行动,只要内塔尼亚胡政府不放弃"接管加沙"的计划,就会继续打"所有和以色列港口有业务的商船",不管这些船属于哪个国家、运什么货。这意味着红海航运的安全风险还会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全球供应链。
也门现状:战乱加饥荒,平民最遭殃
这次空袭发生时,也门局势本就很脆弱。多年来胡塞武装和也门政府军一直打,这个"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已经陷在多重危机里,以色列的空袭让情况更糟。
从控制范围看,胡塞现在占也门北部约25%的领土,包括首都萨那和红海的荷台达港(荷台达是也门接收人道主义援助的重要通道);也门政府军占南部和东部,临时首府在亚丁。
双方长期对抗,导致也门基础设施坏得厉害,经济彻底垮了,粮食问题尤其严重。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加沙的饥荒成了中东焦点,但也门的粮食危机也很严峻,女性、儿童等群体面临"饿肚子加生病"的双重威胁。这次空袭炸了发电厂、燃料基地,会进一步影响民生物资的生产和运输,让平民的日子更难。
更值得关注的是,也门已经成了中东冲突的"交叉点":一方面,以色列和胡塞的对抗延伸到这里,以色列直接空袭可能让胡塞报复得更狠,比如更多袭击红海航运;另一方面,也门政府军背后有沙特、美国支持,胡塞和伊朗有关联,各方势力介入让也门局势更难控制,稍微出问题就可能引发区域冲突的"连锁反应"。
中东联动:加沙是"导火索",多线对抗缠在一起
以色列空袭也门不是单独的事,和加沙局势紧密相关,形成了"加沙-也门"联动的冲突局面。
目前,以色列以"要全面进攻加沙城"为威胁,要求哈马斯同意释放人质的条件。以军第162师第401旅已经回到加沙城附近的杰巴利耶,主要任务是拆哈马斯的地面和地下设施。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军在加沙的行动已造成超6.2万人死亡、15.7万人受伤,还让加沙超50万人陷入饥荒--这是中东第一次被正式确认的饥荒,人道危机到了最严重的程度。
而胡塞对以色列的一系列袭击,核心诉求一直是"支持加沙巴勒斯坦人":2023年11月开始骚扰红海航运,2024年初加沙停火时暂时停了袭击,等以色列加沙行动升级后又重启袭击,甚至在7月初两天内击沉了两艘去以色列的船(造成4名船员死亡、15人失踪)。胡塞的行动节奏完全跟着加沙局势走。
这次以色列空袭也门,本质上是把对哈马斯的强硬态度,用到了"支持哈马斯的外部力量"上,想通过"威慑胡塞"减少多线压力。但实际效果可能相反:一方面,胡塞在也门本土有不少支持者,作战经验也丰富,以色列空袭可能让也门民众更恨以色列,反而给胡塞吸引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加沙的饥荒和人道危机已经让国际社会批评以色列,现在又空袭也门,可能让以色列更孤立,也让美国等盟友在"是否支持以色列"的问题上更尴尬。
未来风险:航运和区域稳定都受压力
从当前局势看,空袭后中东至少面临两大风险:
一是红海航运安全持续受威胁。胡塞已经明确会继续打和以色列有关的商船,而以色列的空袭没摧毁胡塞的核心作战能力(胡塞还有很多无人机、导弹)。如果胡塞更多袭击红海商船,全球航运公司可能得绕走好望角,这样运输成本会涨,交货时间会变长,进而推高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二是区域冲突范围可能扩大。以色列和胡塞直接交火,可能让伊朗间接做出回应(外界认为伊朗是胡塞的重要支持者);同时,沙特之前已经和胡塞开始和谈,以色列的空袭可能打乱和谈,让也门再次成为地区势力争夺的"战场"。
说到底,以色列空袭也门是中东多重矛盾搅在一起的结果:巴以冲突一直没解决、美国调整中东战略、区域大国互相博弈,这些因素一起把也门推到了冲突前线。而最后付出代价的,始终是战乱中的平民--不管是加沙面临饥荒的人,还是萨那被炸得没家的人,他们的困境都在提醒:靠打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让巴以问题得到公正解决、也门实现长久和平,中东才能跳出"冲突循环",恢复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