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3600点拉锯战中,券商突然集体发声:A股已开启"慢牛"新周期!当融资余额重返2万亿创十年新高 ,当科创50指数与高股息板块同步爆发结构性行情,招商、中信、中金等头部机构罕见达成共识--市场无需担忧二次探底,政策红利、增量资金与产业升级共振下,2025年A股慢牛主基调已获坚实支撑。这究竟是资金躁动下的短期幻觉,还是历史性长牛的开端?本文将深度推演慢牛共识背后的核心逻辑及未来行情路径。
一、慢牛共识:券商集体转向背后的三重验证
1. 政策底与制度牛根基夯实
政治局会议明确"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包容性"定位 ,标志政策重心转向长期竞争力建设。"十五五"规划预期升温、反内卷供给侧改革深化,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如IPO常态化、退市加速、分红机制优化)形成协同效应。申万宏源指出,中央汇金+险资平抑波动能力增强,监管可有效调控增量资金正反馈速度 ,为慢牛提供政策安全垫。
2. 基本面弱复苏与盈利质量拐点共振
经济虽处弱复苏通道(地产承压、出口韧性),但结构性亮点显著:二季度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边际改善、资本开支回落趋势显现 ,龙头企业(沪深300非金融建筑板块)自由现金流改善趋势确认 。高增长行业占比从去年末11.45%跃升至22.14%,景气边际改善个股定价积极化 ,盈利驱动取代估值泡沫成为上涨内核。
3. 增量资金与微观结构持续优化
融资+私募+ETF构成的活跃资金链持续净流入,增量资金属性推动小盘科技风格占优 。更重要的是居民"资产荒"深化:2025年存款到期再配置高峰启动,居民储蓄入市趋势初显 ,增量资金入场形成"赚钱效应扩散→场外资金增配→指数稳健上行"的正循环。银河证券强调流动性充裕仍是A股慢牛纵深发展的核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