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公布"重新武装乌克兰"新计划的时候,世界哗然--原来一国对另一国的军事援助,竟然能够安排得如此"清新脱俗"?美国卖给北约武器,然后由北约支付费用并将武器转交给乌克兰,这不是"又当又立"么?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或要落空了,或者说"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遭遇了重大挫折;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目前,至少有5个北约国家表示拒绝加入这一计划。
捷克是首先拒绝的国家,他们表示现阶段不会参与这一计划,而是会以其他方式向乌克兰提供支持。
法国是直接拒绝了,他们表示,法国不会出资购买美国武器并提供给乌克兰,因为马克龙一直坚持欧洲国家应通过本地采购来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基础。
意大利几乎与法国持同样的观点,也就是他们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但所提供的武器都是在意大利或者是欧洲生产的;未来十年,意大利计划从美国采购的唯一武器是一批F-35战机。
波兰则表示,应该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采购美制武器提供给乌克兰,而不是动用北约国家自身的资金。
匈牙利则是干脆得很,那就是匈牙利的资金、武器与士兵都不会流向乌克兰。
当然,目前也有不少北约国家明确表示支持"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包括德国、荷兰、丹麦、瑞典、荷兰与加拿大等;但在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家拒绝加入这一计划的情况下,"重新武装乌克兰"或陷入尴尬境地;毕竟如果只有少数国家购买美制武器来支持乌克兰,显然是无法满足乌军的战场消耗需求的。
那么,作为"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的主角,乌克兰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呢?泽连斯基的一个动作,或表明他想要"靠自己"。
7月17日,泽连斯基进行了大规模政府改组,其中两个人的人事任命颇为引人注目:将前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登科任命为新一任总理,而将前任总理什梅加尔任命为防长!
这个动作的深意是什么?
斯维里登科在就职后表示,未来六个月将以三大目标为优先:加强军队保障、提高本土武器生产能力、推动部队技术现代化。
实际上,这三大目标就是一件事,强军!或者说就是依靠乌克兰的自身力量来强军!
然后呢,随着什梅加尔被提名为防长,泽连斯基将乌克兰国防部的权力范围扩大到战略工业管理,同时要求在未来半年内将国产武器的前线使用比例从40%提升至50%或以上。
将前总理派去当防长,将前副总理而且是负责经济的部长提升为总理,其目的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如泽连斯基所说的,新政府将聚焦放宽监管、加快私有化进程、扩大本土军工产能,以实现军事、经济和社会的高度自主。
核心自然是,军事的高度自主!
显然,美国提出"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虽然泽连斯基表示了感谢,但他明白美西方那种"全力支持"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接下来,乌克兰真的需要"靠自己"!
然而,与"重新武装乌克兰"计划遭遇北约成员国反对异曲同工的,是泽连斯基"靠自己"面临的诸多障碍:乌克兰传统军工企业面临管理腐败、技术滞后、资金短缺及战时设施破坏等难题;而乌克兰军政关系十分复杂,军方权力会否过度膨胀引发政治稳定性与军工扩产之间的矛盾,都是乌克兰"靠自己"中的"拦路虎"。
如果"重新武装乌克兰"与"靠自己"最终都只是喊喊口号,乌军拿什么来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