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军评:号称“专打中国高超”的日本电磁炮,找上了30岁的“明日香”(9)

2025-03-23 09:59  观察者网

我们回到即将跟随"飞鸟"出海测试的此轮工程样炮,目前它公开的数据极少,只有充电功率从原理样炮的5兆焦耳提升到20兆焦耳,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近一倍这两条,但也足以推算该炮的一些性能:从原理样炮的弹丸重量和炮口初速可知,其能量转换效率仅为17%;那么如果将工程样炮的能量转换效率算作30%(这也是美国电磁炮的宣传指标),即使为了更好的存速能力,将弹丸重量从原理样炮的320克放大到1 -1.2千克左右,理论上也足以让弹丸获得约5700-6300米/秒的炮口初速,达到了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再入弹头的门槛。

相比原理样炮,工程样炮通过新的放电方式和炮管导轨材料,降低了连续射击对炮管的磨损

作为一款对能量要求空前的新概念武器,电磁炮一方面需要电源系统有着很高的能量密度和充电功率,一方面又需要储能设备快速释放能量,实现从电磁能到动能的高效转换。可以说,相比材料、散热问题,这两个方面在日本电磁炮实用化道路上的障碍作用要更加难以克服。而美国2022年之前在电磁炮领域的积累,足以帮助日本解决能量领域的这两个基础问题。

前文提及了美日联合研制GPI拦截器一事,实际上在2022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证实,在那份为期五年的双边防务技术研发合作协议中,不仅有当时仍处于早期磋商阶段的GPI,还有"其他应对高超声速武器和天基打击能力威胁"的项目。笔者认为,美国很可能通过这项协议,在日本电磁炮通往实用化的关键进程中,起到了"点拨"的作用。

2024年11月,海上自卫队代表团访问了美军基于电磁轨道炮改装而来的高超声速武器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