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3道通牒 墨西哥讨好美国遭反噬

2025-10-11 21:45  头条

近期,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对美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每一项措施都打在了美国的痛处。中国决策者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针对中方的各种歧视打压行为,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只会把霸凌者的胃口撑大,唯有进行对等反制、甚至瞄准对手的七寸猛烈打击,才有可能让霸凌者收敛。

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简单列举如下:

9月13日,商务部决定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集成电路产品加征关税等措施,2022年以来限制对中国出口集成电路相关产品、制造设备等措施。美国几个主要芯片公司都在调查范围之列。

同一天,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等产品。

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决定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0月9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等五类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同一天,中国决定将稀土出口管制升级。商务部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系列限制措施,部分措施直接指向美国,摆明就是要反制美国。其他措施虽然没有直接指向美国,但是业内人士一看就知道,主要反制对象也是美国。

为什么要密集祭出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

第一,针对的就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高关税超过100%,直到现在也没有取消加征的关税。

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实施301调查措施,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等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

第二,针对美国在科技领域对中国的打压限制措施。近几年,美国在芯片、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领域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歧视性措施,包括加征关税、限制出口、限制投资等,直接阻碍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方必然做出反制。

第三,美国无端制裁中国企业,中方必将反制。美国以所谓"涉及伊朗无人机供应链"等理由,对中国企业施加制裁,却拿不出实质证据,这是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

当然了,我们要看到,中方打出一系列反制措施,不是为了跟美国决裂,而是正告美国,不要以为可以肆意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中国不是其他美国任人拿捏的小国,中国人一旦站起来,就绝不会再跪下。接下来,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不会再被动承受美方压力,而是以制度、法律、产业优势来主动博弈。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终将由美国去承受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