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止步中国行,没等到美国的表扬,反遭到朝鲜无预警“水攻”

2025-07-22 09:28  头条

怕得罪美国,李在明怕是来不成中国了。韩联社最近发了个消息,说韩国总统办公室透露,9月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李在明很可能不会来,韩国方面打算让国会议长禹元植代替他来。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这边其实从来没有正式给李在明发请柬,只是侧面试探了一下。韩国那边拖了半个月,期间韩国高层始终态度暧昧,既未明确拒绝也未积极筹备。这种拖延战术的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李在明不来了。

那么,他究竟为什么不来呢?原因主要有三条,而且每条都和"怕得罪美国"有关系。第一是怕抢了特朗普的风头。现在公开表示会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外国元首,只有普京。中俄关系一直很好,所以大家对此也不意外。但特朗普那边呢,虽然拿到了请柬,可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都还没确定。鲁比奥上周会见了中国的王毅外长,也没问出个准话来。

要是李在明先跑到北京来,结果特朗普最后没来,那韩国就相当于公开打美国的脸了。从韩国的外交视角来看,美韩同盟长期以来都是其外交基石,韩国在诸多国际事务上对美国存在较强的依赖。在这种关系下,韩国在外交决策时往往会将美国的态度置于重要考量位置。所以李在明很识趣,就退了一步,把面子留给了美国。

第二是怕被贴上"亲华"的标签。最近,美国有人在嘀咕,说韩国新总统是不是要倒向中国了?所以李在明赶紧出来"灭火"。就在前一天,他还和国民力量党的金钟仁一起喝茶,当面强调"韩美同盟永远是第一位的"。韩国的外长候选人也说,上任后第一站就去华盛顿,先把美韩首脑会晤确定下来。

在韩国国内,亲美势力仍有较大影响力,部分政治人物和舆论受美国影响颇深。一些政客为了自身政治利益和迎合国内亲美氛围,往往在外交表态上紧跟美国步伐。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李在明不得不谨慎行事,以免因被指"亲华"而面临国内政治压力,影响自身政治地位和施政。这样看来,访华的事情,就只能先放一放了。

第三则是因为关税谈判的问题。美韩之间的贸易谈判正在关键时候,美国要求韩国一起在造船业方面围堵中国。韩国作为全球重要的造船业大国,造船业在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试图拉拢韩国在造船业上围堵中国,一方面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产业竞争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其在全球战略布局中遏制中国的手段之一。李在明到现在还没见到特朗普,韩国国内已经有很多人在骂他了。

这个时候,如果他跟中国走得太近,在美韩贸易谈判桌上的筹码可能就全没了。韩国官员私下说得很直接:"要是总统跑去北京,特朗普一生气,关税协议就谈不成了。"韩国在经济上对美国市场有一定依赖,美韩贸易关系的稳定对韩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贸易谈判的关键时期,李在明担心因访华引发美国不满,进而影响关税协议的达成,这将对韩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不过有意思的是,李在明都打明牌向特朗普抛出橄榄枝了,白宫却还没有作出任何回应,朝鲜方面反而率先行动了。朝鲜的黄江大坝没有任何预警就开闸放水,大水直接冲向韩国边境,而且朝鲜一句话都没说。

韩国心里清楚得很,李在明上任后配合美日军演,还加强了核威慑,朝鲜这是在用洪水来回应他呢。朝鲜长期以来对美韩军事联盟的军事活动保持高度警惕,李在明上任后的一系列军事动作,无疑加剧了朝鲜的安全担忧。朝鲜此次通过黄江大坝开闸放水的行动,是对韩国相关政策的一种强硬回应,旨在向韩国表明其对美韩军事合作的不满和坚决反对态度。

综上,李在明不来中国,并不是因为身体不适或日程冲突,而是"不敢来"。他担心抢了特朗普的风头、被指亲华,还担忧关税谈判失败。但他给美国留了面子,却给自己制造了难题。接下来,且看特朗普是否会领情,以及朝鲜下次将有何动作,我们拭目以待。

从更宏观的地区局势来看,李在明的这一决策反映出韩国在复杂的大国博弈和地区关系中艰难求存的困境。在美中两大国之间,韩国若不能找准平衡,不仅会影响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可能进一步削弱自身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对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言,韩国的外交走向至关重要,其后续决策将持续牵动各方神经,也将深刻影响地区格局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