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价廉成“原罪”?胖东来卖玉石动了谁的奶酪?(3)

2025-05-09 09:40  头条

这种犯罪行为是把患者的生命当"赌注"的恶性犯罪。但法律的严厉,可不是"以暴制暴",而是要做到"精准打击"。毕竟死刑一般是适用于那些"罪行极其严重"的暴力犯罪,在这个案子里,虽然涉及经济犯罪,但没有直接造成人员伤亡,10年刑期已经算是"顶格处罚"了,这是符合《刑法》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

更重要的是,法院这次首次把"境外资本操控"作为加重情节来考虑,不但追究了个人的责任,还对幕后的公司罚了2000万元,这在当时可是开创了"打财断血"的先例。法律就像一把手术刀,它的"牙齿",从来都是咬向问题"真正的痛点",不是让你随便"疼一下"就完了,而是要让你以后再也不敢犯。

从"酱油案"到"抗癌药案",那些恶意抹黑的手段是越来越过分,而法律的惩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些年,司法机关到底是怎么应对"网络暴力"的呢?咱们还是用数据来说话。

权威数据揭秘"维权难不难"

根据最高法2024年工作报告里的数据,近五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网络侵权案件数量,每年都以25%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商业诋毁类案件的胜诉率达到了82%,跟2019年比起来,提升了15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顶格处罚"的案例是一年比一年多,2023年单案最高赔偿额突破了5000万元,是2018年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