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演"3进3出"闹剧,长期拖欠巨额会费还理直气壮,中国外交部一句话直戳要害。美国这种把国际组织当菜市场的做派,还能继续糊弄谁?
就在最近,美国这个自诩为"世界领导者"的国家,再次宣布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由还是那个老掉牙的借口--该组织"反以色列"。
【美国再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这已经是美国半个世纪以来,第三次玩这种"说走就走"的把戏了,活脱脱把国际组织当成了旋转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翻翻历史账本就知道,美国这套"退群"绝活可谓炉火纯青。1984年美苏争霸正酣时,美国就以管理不善、偏袒苏联为由潇洒退场。等到2003年反恐需要国际合作时,又厚着脸皮重新加入。
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嫌会费太贵加上不满该组织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再次甩手走人。好不容易拜登政府2023年才重新加入,现在特朗普卷土重来,二话不说又宣布退出。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派,连教科文组织都无话可说,只是客套地表示"深表遗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倒是一针见血地,点破了美国的虚伪面具:"这已经是美国第三次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且长期拖欠会费,这不是负责任大国应有的作为。"
【中方回应不留情面】
这话说得在理,既批评了美国不负责任的态度,又揭了它长期赖账的老底。要知道,自2011年教科文组织接纳巴勒斯坦为成员国后,美国就以国内法为借口停止缴纳会费,到现在拖欠的本金加滞纳金已经滚到了惊人的6亿美元。
不过说来也有意思,教科文组织这些年倒是学聪明了。从2018年开始就未雨绸缪,一方面改革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团结。
如今美国的会费贡献比例已经降到8%,而各国自愿捐款翻了番,完全抵消了美国"断供"的影响。看来这个老牌国际组织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其实中国早就看穿了美国的把戏。记得2017年美国退出后,拜登政府2023年又想重新加入,中国在投票时就明确反对。
【中方早已提醒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当时中方就警告,美国连会费都不愿补缴,谁知道它哪天又会变卦?现在回头看,这预言简直准得可怕。美国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哪个国际组织受得了?
说起来,教科文组织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小机构。它负责全球文化遗产认定、教育科学合作等重要事务。
对美国而言,这个平台既能促进文化交流,又能输出价值观,民主党尤其看重这方面的软实力。但特朗普政府显然更在意真金白银,觉得花钱参加这种组织"不划算",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闹剧。
细数特朗普二度执政后的"退群"战绩:先退出世卫组织,再撕毁《巴黎气候协定》,现在又拿教科文组织开刀。照这个节奏下去,美国能退的国际组织恐怕都要所剩无几了。
【特朗普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
每次退出都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霸权主义任性妄为的表现。在国际事务中,美国永远把自己摆在"例外"的位置,要求别人守规矩,自己却可以随心所欲。
短期来看,这种"美国优先"的策略或许能省下几个钱,但长远而言,无异于自毁长城。当美国一次次背弃国际责任,它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也必然随之流失。特朗普政府若执迷不悟,继续挥霍美国的国际信誉,最终只会让美国陷入自我孤立的困境。
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前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鉴于联合国影响力日渐式微,而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或许该考虑建立"联合国2.0"作为补充。
【萨克斯提议建立"联合国2.0"】
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建议这个新机构应该在中国设立重要分部,特别是在环境治理等领域,因为中国理应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虽然这个构想短期内难以实现,但它反映出一个重要信号:国际社会越来越期待中国这样负责任的大国挺身而出,为全球治理注入稳定性。在美国不断"退群"、推卸责任的背景下,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履行国际义务的立场显得尤为珍贵。
说到底,美国的"退群"闹剧不仅损害了自身信誉,更动摇了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根基。当一个国家把国际承诺当作儿戏,把国际合作当成生意场,它失去的将不仅是几个国际组织的会员资格,更是全球各国的信任与尊重。
而历史终将证明,只有那些恪守承诺、勇于担当的国家,才能真正赢得世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