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来了!骑行男孩身亡案司机收到不起诉书,3大关键点决定命运(2)

2025-05-23 09:43  头条

法律焦点:为何检察院决定"不起诉"?

1. 罪名争议:过失致人死亡or交通肇事?

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证明司机"应当预见但疏忽大意",但姜某无法预见骑行团突然摔倒。

交通肇事罪需事发地为"公共交通管理范围",但未验收路段法律定性模糊。

最终,检察院认定姜某无主观过错,且事故主因系骑行团管理不善,故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

2. 赔偿与谅解的影响

姜某家属已赔偿男孩家属(金额未公开),并取得谅解书,这对不起诉决定起到关键作用。

但需要强调,谅解书不能免除刑责,核心仍是证据不足。

3. 道路管理方的责任

事发路段未设禁行标志,导航仍引导车辆通行,管理方存在重大过失。

若追究民事赔偿,道路施工方或需担责。

社会警示:如何避免类似悲剧?

1. 骑行组织者

未成年人骑行需专人监护,严禁进入机动车道。

超速、违规骑行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的共犯。

2. 司机

遇未开通路段应谨慎驾驶,但法律不苛求"预见所有突发情况"。

3. 道路管理方

未验收道路必须设置禁行标识,否则需承担安全管理责任。

司法不能"和稀泥",责任必须厘清

这起案件的终结,体现了"法不强人所难"的司法理念--司机无法预见的意外,不应由他背负刑责。但真正的教训在于:未成年人骑行安全、未开通道路管理、导航平台责任,这些漏洞仍需全社会共同填补。法律不惩罚意外,但会严惩过失与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