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荷兰政府明抢中国半导体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阿姆斯特丹此举不仅让中何关系受到冲击,还导致全球汽车供应链因芯片短缺而遭遇巨震。在此背景下,闻泰科技再次发声,同意恢复供货,但有一个前提条件。

10月30日,闻泰科技强调,任何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原CEO的职位,简单来说,就是恢复安世半导体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恢复完整的管理和所有权。这个条件看似直接,背后却藏着深意。恢复CEO不仅仅是一个人事决定,更代表闻泰科技要收回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这是中方在这场较量中画出的底线。
此前,荷兰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援引一项自1952年以来从未启用的法律,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并暂停中方任命的CEO职权。这种做法在国际商业史上极为罕见。荷方的理由是中方"可能"转移技术,但至今没有任何证据。闻泰科技回应得很明确:不存在技术窃取,也不存在秘密泄露,所谓的"风险"完全是政治制造。
而中方之所以敢于强硬回应,是因为这起事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争端,而是涉及国家尊严和产业安全的政治博弈。闻泰科技公开声明,荷兰的行为严重违反市场原则,是赤裸裸的歧视性行为。荷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实则是配合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压制。
据报道,荷兰明抢安世半导体前一天,美方刚扩大"穿透性制裁"规则。华盛顿要求荷兰"调整安世半导体治理结构",以便规避对荷兰企业的波及。换句话说,这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连锁行动,背后推手显而易见。

从结果看,荷方这次"政治表演",实属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安世半导体的主要生产链条分布在中欧两地,其中80%的封装和测试环节都在中国完成。荷方一旦切断中方管理体系,整个供应链立刻陷入停摆。如今,不仅欧洲汽车企业出现大规模断供,就连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也不得不停产。欧洲车企的损失更为惨重,几乎所有主流品牌都在使用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也就是说,只要中方"断供",整个欧洲汽车制造体系都将受到冲击。
中方的策略非常清晰:不主动退让,也不彻底撕破脸。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记者会上回应时,没有直接证实出口禁令,只是强调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呼吁荷方遵守市场规则。显而易见,中方的立场很明确,你若尊重市场原则,我就给你回旋余地;你若继续搞政治操弄这一套,那么就免谈。闻泰科技的声明,实际上已经明确告诉荷方:恢复CEO的职务就是恢复信任,不恢复就没有合作可谈。
目前来看,荷兰方面同意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毕竟,荷兰的举动已经破坏了投资安全感,并且让整个欧洲的工业体系承受压力。再加上美国也在对华博弈中开始妥协,作为"策应"的荷兰,自然没有硬挺的道理,此外,中欧技术代表团已经在布鲁塞尔展开沟通,说明欧方希望尽快此事降温。

总的来看,中方这次没有被动应付,而是主动设立条件,让问题回到公平谈判的轨道上。这既是对荷兰的回应,也是对整个欧洲的提醒。谁若把经济合作当作政治工具,最终都会被市场惩罚。荷兰若想让中方恢复供货,必须先恢复尊重。否则,这场合作无从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