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反抗美国后,特朗普对日本、澳大利亚出重拳,用台湾问题绑架盟友(2)

2025-07-16 15:37  郑州广播电视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日澳并非不清楚其中的算计。以日本为例,其近期在多个场合释放缓和信号: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吉隆坡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时,重申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立场;首相石破茂更公开反思"可能误判了美国的有限事项"。这些举动传递出明确信号:多数国家不愿为美国的地缘博弈买单,尤其是当"遏华"需要付出高昂经济代价时。

台海问题的敏感性,决定了任何外部势力的干预都注定失败。中方多次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军队有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国试图用"胁迫外交"逼盟友站队,只会让更多国家看清其霸权本质--所谓"盟友",不过是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也在重塑盟友与美国的互动模式。随着美元国际地位逐渐调整、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寻求更独立的外交政策。日本媒体曾披露,参与过日美关税会谈的官员坦言"中美谈判进展超预期,日本可能被挤出会议日程"。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美国需要集中资源应对中国时,所谓的"亲密盟友"难免被边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回到台海问题,美国的施压只会适得其反。日澳的回应已释放明确信号: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各国更倾向于根据自身利益做出判断,而非盲目跟随美国。这种趋势下,美国若继续执迷于"绑架盟友",最终只会加速自身联盟体系的松动,甚至可能反噬自身战略利益。

从关税博弈到台海施压,美国的一系列动作本质上是霸权焦虑的体现。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靠胁迫维持的"盟友关系"脆弱不堪,靠制造对立获取的"优势"难以长久。对日澳等国而言,真正的安全来自平衡的外交策略,而非为美国火中取栗;对中国来说,只要坚持维护核心利益、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任何外部干扰都无法阻挡国家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