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印度对阵风战机如此“情有独钟”?印给出的理由是能打败导弹(2)

2025-09-16 11:36  头条

如果说印度空军真是因为"阵风打赢了导弹"才决定大规模增购,那未免太过天真。事实上,印度更大的算盘在于--借机推动本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按照提案要求,未来采购的114架阵风中,超过六成都将在印度本土生产,由印度斯坦航空航天公司和法国达索公司联合完成。换句话说,印度希望通过高价引进阵风,来换取法国的技术转移。法国人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们也乐得其所--既能捞到巨额军火订单,又能在印度市场深度捆绑,何乐而不为?

目前,达索公司已经在印度设立了维修工厂,还计划在海得拉巴开设发动机工厂。印度政府则希望以此为契机,逐步建立战机生产线,强化本土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过到目前为止,印度的进展有限,真正涉及核心技术的环节,法国仍然牢牢把控。要想把阵风变成"印度制造",恐怕还需要印度继续开出更大的支票。

▲参加印度航展的F-35A与苏-57

从另一个角度看,印度空军选择阵风,也有"被逼无奈"的成分。当初,印度也曾考虑过美国的F-35A,但由于与美国在俄罗斯石油采购问题上闹得不愉快,F-35项目最终告吹。欧洲的"台风"战机则早早在竞标中出局。至于俄罗斯方面,虽然积极兜售苏-57E,但印度空军对俄制装备心存芥蒂。毕竟,苏-30MKI的维护和可靠性问题让印度吃尽苦头,再加上近些年俄制武器的表现并不亮眼,印度高层对继续引进俄制战机信心不足。这样一来,能选的范围就极度缩小。排除了F-35、台风和苏-57,剩下的只有阵风最符合条件。换句话说,阵风成为印度的"无奈之选"。

印度空军一旦真能集齐170多架阵风,理论上在南亚上空将形成对巴基斯坦的数量与质量优势。阵风作为四代半战机,无论在雷达性能、航电系统,还是对地攻击能力上,都强于巴基斯坦现役的大多数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