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对乡村医疗领域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据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0%以上的县将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展显著
河北省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组建了201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了1812个乡镇卫生院。仅在2024年,河北省的县级医院就向基层派驻了2400名管理人员和5750名专业技术人员。极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使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更为现代化的医疗服务。
新农合参保激励政策出台
随着乡村医疗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农民参加新农合医疗的意义愈发重要。2025年,国家针对新农合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其中,两大利好激励措施尤为引人注目。
首先,根据国家正式颁布的《关于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对于连续参加新农合医保满四年的城乡居民,从2025年开始,每连续参保一年,将享受新农合医保连续参保激励。这意味着,他们的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度将在次年提高,每年提升的幅度不得小于1000元,具体提升额度由各省综合确定。
其次,自2025年起,对于所有参加新农合医疗的城乡居民,如果当年未使用包括门诊、住院在内的所有医保基金报销,那么在下一年度将享受新农合医保基金零报销相关激励。同样,他们的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将在次年提高,每年提升的幅度也不得小于1000元,具体提升额度同样由各省综合确定。
断缴新农合将面临等待期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新农合政策还规定,对于未在新农合医保集中参保期参保或断缴后再次参保的城乡居民,将面临三个月的医保固定待遇等待期。尤其是断缴后再次参保的城乡居民,每多断缴一年,还将在三个月的医保固定待遇等待期基础上增加一个月的医保变动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内,他们将无法享受新农合医保报销。因此,广大城乡居民应慎重考虑,不要轻易断缴新农合,以免影响看病、拿药等方面的权益。
从我国新农合医保缴费政策的调整规律来看,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国家医保局将正式公布2026年的新农合医保缴费和补助标准。有理由相信,2025年我国新农合医保缴费和补助标准有望继续上调。事实上,2025年的新农合医保最低缴费标准已较往年提高了20元,达到每人每年400元。同时,城乡居民参加新农合医疗还将享受到不低于670元的相关补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