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的短板也十分突出:政治条件严苛,土耳其、卡塔尔和阿联酋都曾吃过苦头;全周期成本和维护费用高昂;技术壁垒和使用限制森严,沙特即便购得,也难获自由使用权,对美依赖极深。
歼35A虽暂无出口消息,但一旦进入市场,其优势堪称"精准打击" F35软肋。中国军备出口从不附加政治条件,这对很多国家极具吸引力;高性价比、成本可控,再加上灵活的支付方式和技术转让,能让其快速融入现有中式装备体系。
不过歼35A也有短板,主要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解放军自身目前的装备数量还不够,国内产能需要优先满足自身,另外,部分国家还担忧采购后会引发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图:歼35的出口潜力很大
短期内,F-35仍能稳住全球高端战斗机市场的主导地位,成熟体系、庞大的装备数量和少量的实战经验是其护城河。但歼35A的后发优势与低政治干预特点,仍有显著优势。
由于目前除了歼35A之外,还没有同等技术水平的竞品出现,所以一旦歼35A开放出口,很可能会迅速抢占F-35因严苛条件未能覆盖的市场。这不仅会压缩美国的军售利润,更会削弱其全球影响力。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当下加速出口F-35,就是趁着歼35A尚未全面入市,抢占市场先机。毕竟在大国博弈中,无论是地缘利益还是经济利益,攥在手里的真金白银才最实在。而这场双35的市场暗战,最终也将重塑国际军贸市场格局,影响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