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鲸吞900亿,A股市场一纸公告,让算力市场变天了。
昨晚,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分别发布公告称,海光信息将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海光信息是国产CPU/DCU芯片研发商,市值3164亿;中科曙光是高端计算机整机制造商和云服务商,市值905亿。两家公司合并,市场的主流评论是,算力航母诞生,中国AI的新旗舰来了。
更重要的是,在AI浪潮下,算力已经成为了科技竞争的风暴中心。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合并,不只是两家公司的业务整合,更是算力国家队向改变全球算力格局发起的冲击。
而在一级市场,海光崛起的背后还有着一笔T0级别的国资投资:成都在这一项目上浮盈超过500亿,是地方产投的又一代表案例。
同门同派合并,算力航母诞生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本就同出一派。
中科曙光背靠中科院,实控人为中科院计算所。199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以200万元的研究经费,在所内发起设立了代号为"曙光"的科研小组。
1996年,在该课题小组的基础上,中科院计算所联合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白云山制药厂等,共同筹资7500万元,成立深圳曙光公司,即中科曙光的前身。
2001年后,在李国杰和其学生历军的掌舵下,中科曙光相继研制出"曙光4000A""曙光5000""曙光6000"等产品。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百万亿次、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