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提升乡村旅游质量效益,加快数字赋能乡村文化产业。
■ 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引导农民开展户内改厕,完善农村厕所建设管理制度。
■ 分类开展生活污水治理,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批次推进实施,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
■ 完善基础民生保障,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根据各地情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推进敬老院等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增效,积极发展互助养老,坚决不搞"一刀切"。
■ 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
■ 充分利用各类已建设施,严禁使用财政资金建设景观项目。
■ 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鼓励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加快完成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 支持以市场化方式依法设立乡村振兴基金。
■ 引导和规范农业农村领域社会投资,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 乡村振兴投入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
■ 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优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全面培训提高乡镇、村班子领导乡村全面振兴能力。
■ 加强乡镇、村干部关心关爱和待遇保障。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
■ 加强农村宗教活动常态化管理,全面防范打击农村邪教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开展反邪教拒毒防毒宣传教育、赌博违法犯罪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