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好,"立秋早晚凉,五谷满仓香"。眼看8月7日就要立秋了,今年的立秋可不一般,藏着3个好消息和2个坏消息。想知道立秋后天气如何?收成好不好?健康要注意啥?别急,咱们这就一一道来!
先说3个好消息,听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1. 闰月立秋,庄稼长得欢!
今年立秋赶上了农历闰六月,节气往后挪了挪,差不多到了农历七月的节奏。别小看这个"闰月",它让农作物的高生长期正好撞上了高温多雨的"黄金搭档"。稻子灌浆、玉米结粒、瓜果膨大,全靠这段时间的"雨热同期"。老农们常说:"闰六月,粮满仓",看来今年的丰收稳了!
2. "母秋"送爽,秋老虎没那么凶!
今年立秋是双日,民间叫"母秋"。母秋年份的脾气可温和多了,极端高温和干旱的概率大大降低。风调雨顺不说,连"秋老虎"都像是被掐了嗓子,不会那么张牙舞爪。早晚的凉风会悄悄溜进来,让人感觉秋天真的来了!
3. "睁眼秋"到,凉意来得早!
今年立秋在下午1点51分,正是"睁眼秋"。老话讲:"睁眼秋凉飕飕",意思是凉爽天气会更快"上岗"。不用等到深秋,晨起散步、晚上纳凉,就能感受到那股子舒服的凉意,夏天总算要"交班"了!
不过,2个坏消息也得提前提个醒!
1. 庄稼可能"遭罪",农民得多上心!
农谚有云:"六月立秋样样丢",今年闰六月立秋,高温干旱的风险还是有的。尤其是靠天吃饭的作物,要是遇上持续烈日,可能影响收成。农民朋友们得提前准备,抗旱、防虫一样不能少,别让辛苦白费!
2. 健康隐患悄悄来,别让"秋病"找上门!
由于今年是闰六月立秋,有很强迷惑性。往年大家都认为立秋了,就凉快了。但今年立秋后高温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中暑、热射病这些"夏病"很可能"秋后算账"。再加上昼夜温差变大,感冒、咳嗽也容易凑热闹。更别提贪凉吃冰、吹空调,肠胃和关节可能要"抗议"。老人、小孩和体弱者,可得把健康这根弦绷紧了!
立秋是转折,也是新开始!
立秋就像大自然的"换季开关",有丰收的喜悦,也有挑战的考验。正如一句老话所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要穿棉"。面对3喜2忧,咱们既要享受秋天的馈赠,也要提前做好准备。毕竟,顺应天时、未雨绸缪,才是生活的大智慧!这个立秋,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