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可以祝好问早吗?来了解下民间风俗是怎样的!

2025-04-01 10:57  北京号

有朋友微信告知:清明前后就不要互致问候了!还说这是民间风俗。其实,民间从没有这样的风俗。叫我说,清明节是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踏青节的"混合节",互致问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古有上巳日,改为三月三

上巳节,是古代一个讲卫生、求健康的节日。这个节日据说初置于周公,定在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据《后汉书·礼仪志》说,这一天,人们要结伴去水边沐浴,"洗濯祓(fú)除,去宿垢疢(chèn,病),为大絜(jié,同洁)"此为"祓禊(fú xì)",又叫"修禊"。"为大絜",可以理解为"彻底干净一下",洗掉身上污垢的同时也祛除不祥、预防疾病。这也就是《论语》中孔子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可能在三月初一,也可能在三月初九,记起来有些麻烦。魏晋以后,便定在三月初三。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记载的就是这样的一件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暮春之初,就是三月初。

北方的三月三,天气乍暖还寒,下水洗浴为时尚早,到水边坐坐、玩玩还是可以的。"王羲之们"就在这一天来到兰亭,因为这里不仅有茂林修竹,更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杜甫诗《丽人行》中首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更是为上巳临水提供了有力证明:"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