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中国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环比增长21%

2025-09-22 14: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据海关总署9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中国对欧盟的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增长21%,达到2582吨,从今年年初至今的出口量已超过美国出口量的三倍。相比之下,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铁出口量环比下降5%,至590吨。

彭博社当地时间9月21日报道称,上个月,中国对欧盟稀土磁铁出口激增,这凸显出欧盟对中国供应的依赖程度高于美国。与此同时,报道渲染称,欧盟对中国稀土过度依赖,使其产业尤其容易受到影响,且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中处境脆弱。

即便是随着近期供应量回升,早前的供货紧缺仍在整个欧盟产生了连锁反应。中国欧盟商会9月18日表示,欧盟企业在今年8月份遭遇了7次生产中断,预计本月还将新增46次停工。

报道称,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已促使欧洲加快寻找替代方案的计划。欧盟的《关键原材料法案》已于去年生效,其中包括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更多稀土元素的提议。此外,欧洲电动汽车产业也在寻找爱沙尼亚等地的稀土供应来源。而在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MP Materials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稀土磁铁的商业化生产。

稀土磁铁 资料图

此前,据路透社当地时间9月16日报道,中国欧盟商会当天称,中方依旧对稀土出口严格把控,欧洲企业预计将出现更多停工情况,并正在承受损失。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告诉记者,无论中欧之前达成了怎样的协议和承诺,商会会员企业仍然面临严重的供应瓶颈问题。

他"抱怨"说,商会所涉及的约140份出口许可证申请,获中方批准的不到四分之一 。他还说,一些企业因预计货运延误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已抢先提交申请表格。"我们有不少会员企业当下正因为这些供应瓶颈而遭受损失。"

路透社称,中方此前同意加快审批欧洲企业关键原材料的许可证,但未满足欧方提出的延长许可期限或取消对欧出口许可要求的诉求。

中国在全球稀土磁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金融时报》制图

今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仅两天后,中方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稀土可制造耐高温的高性能磁铁,如镝、铽和钐,对军用战斗机、导弹和无人机,以及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转子、电机和变速器至关重要。欧洲等地的汽车制造商随之曝出面临生产延迟和大面积停工,芯片制造商也曾向中方申请豁免。

彭博社提到,在今年早些时候中美之间爆发关税贸易争端后,稀土成为中方最有力的反制手段,尽管此后中美两国开始多轮经贸会谈等接触,并缓和了紧张局势,但外界仍然忌惮中国占全球约90%稀土磁铁产量的这一主导地位。

美国"政客新闻网"在本月的一则报道中指出,锂、铜、镍和稀土等关键金属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至关重要,但欧盟内部几乎不产这些金属。有数据显示,欧盟几乎10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

根据欧洲智库雅克·德洛尔研究所去年的一份报告,中国已牢牢控制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精炼全球40%的铜、60%的锂、70%的钴以及近100%的石墨。该报告指出:"欧盟几乎100%的稀土从中国进口。这使得欧盟面临供应中断和价格波动的风险,放大关键领域的脆弱性。"

中方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后,美西方深感被"卡脖子",纷纷砸钱发展"非中国"供应链。

当地时间9月8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柏林的一场活动上炒作所谓"减少对华依赖",誓言要在关键材料上减少对华依赖,并声称中方已准备好"利用"德国的弱点--贸易漏洞。

默茨称:"对于我们的对华政策,这意味着我们尽可能寻求合作--在气候政策问题、全球危机和许多其他挑战上。但同时,我们认识到系统性竞争正在加剧。因此,为了我们的安全和竞争力,为了战略主权的利益,必须优先考虑使我们的原材料和贸易供应链多样化。"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文指出,西方努力建立竞争性供应链并打破中方主导地位,将面临成本和规模方面的挑战。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得益于数十年的国家规划和战略收购,中国已成为稀土价值链每个阶段的最低成本生产者,而多数西方公司的信条一直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最低成本"。

今年6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中国一贯秉持负责任、非歧视的态度,充分考虑各国民用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审查出口许可申请。考虑到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中方依据本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采取相关举措,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特定国家。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此前也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营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