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雅下水电工程影响力这么大?或将成为“点燃”南亚的密匙(2)

2025-07-22 10:05  头条

二、破解南亚能源困局:从"缺电"到"赋能"

南亚地区长期面临能源短缺与电力基础设施滞后的双重困境。印度约2亿人口缺乏稳定电力供应,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的电力覆盖率不足60%,且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雅下水电工程的清洁电力若能通过跨境电网输送,将为南亚国家提供低成本、零碳排的能源选择。例如,孟加拉国计划到2041年实现碳中和,雅下水电的电力进口可帮助其大幅减少燃煤发电比例,预计每年替代30%火电将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电力合作可能成为区域经济整合的突破口。东方大国可借鉴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模式,与南亚国家共建"跨境能源共同体",通过电力贸易带动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例如,尼泊尔正推动"电力出口国"战略,若与雅下水电项目形成互补,双方可在输电线路建设、电力定价机制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三、化解争议的破局之道:透明合作与生态共护

尽管工程潜力巨大,印度等下游国家对工程的担忧也不容忽视。印度媒体曾渲染工程可能成为"水炸弹",质疑其对布拉马普特拉河生态与水资源分配的影响。对此,我外交部多次强调,雅下水电仅利用水的势能发电,不会改变河流径流量,反而通过"雨季蓄洪、旱期放水"帮助下游防洪减灾。例如,2024年中印跨境河流专家级机制已就水文数据共享达成共识,未来可进一步扩展至联合生态监测 。

在生态保护方面,工程采取"规避-减缓-补偿"三级措施:通过数十年地质研究避开灾害高风险区,建设过程中开展植被恢复与生态补偿,并计划形成一套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方案。这些举措不仅回应了国际关切,也为全球大型水电项目提供了范例。例如,中巴卡洛特水电站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项目,投运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并通过技术培训帮助巴基斯坦建立本土运维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