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美国麻省总医院的手术室里,67 岁的蒂姆・安德鲁斯体内那颗工作了 271 天的猪肾被缓缓取出。这颗名为 "威尔玛" 的肾脏虽已功能衰退,却在异种移植史上刻下了新坐标 -- 它把人类用动物器官存活的纪录足足翻了一倍,给全球百万肾病患者点燃了希望。

这场 "人猪肾共生" 的奇迹,始于今年 1 月 25 日的手术台。作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安德鲁斯早被透析折磨得失去生活质量:每周三次透析,每次 4 小时不能动,连出门旅行都成奢望。更绝望的是,他血型罕见,在 10 万人的美国器官等待名单里排了数年队,眼看每天都有 17 人在等待中离世,却看不到希望。
转机来自 eGenesis 公司的基因编辑技术。为让猪肾被人体接纳,科学家给供体猪做了 69 处基因 "改造":敲除会引发免疫排斥的猪基因,添加人类基因,还灭活了 59 个可能致病的逆转录病毒序列,相当于给猪肾穿了件 "人体伪装衣"。手术很成功,"威尔玛" 一进入安德鲁斯体内就开始产尿,术后半年他甚至能去棒球赛掷首球,精神头比透析时好了太多。

但这份希望始终伴着煎熬。为压制排异反应,安德鲁斯每天要吃 50 多片药,药物副作用和器官适配难题反复折磨着他。直到 10 月,猪肾开始出现功能下降,医生不得不为他摘除器官,重新接上透析管。"威尔玛和我不得不放弃战斗,但这段旅程值得。" 安德鲁斯的话里藏着遗憾,却更透着坚定。
这 271 天的意义,早已超越个体生死。要知道,此前异种移植纪录仅 130 天,还有患者术后两个月就因并发症离世。而安德鲁斯的案例证明,经过精准基因编辑的动物器官,真能在人体长期 "服役"。更振奋的是,中国的同类研究也在突破:西京医院 3 月完成的亚洲首例猪肾移植,患者已存活超 200 天,各项指标稳定,形成了特色 "西京方案"。

不过,距离 "猪肾救市" 还有几道坎要迈。医生坦言,异种移植的排异管理比人器官移植复杂十倍,液体平衡、血压调控全是难题,安德鲁斯的药物方案更是 "摸着石头过河"。更关键的是成本与伦理:目前基因编辑猪的培育成本极高,且动物器官商业化仍面临伦理争议,何时能普及还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