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协议墨迹未干,炮火声又起"。10月28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下令对加沙实施"强力打击",距离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协议才过去18天。这记响亮的耳光,不仅打懵了国际社会,更让加沙民众陷入新一轮恐慌。到底是谁撕毁了协议?战火又要烧多久?咱们得从三把刀说起。

第一把刀:停火协议里的"暗门"
别看协议白纸黑字写着"停火",可里头的漏洞比筛子还多。以色列坚持要求"彻底消灭哈马斯",而哈马斯则要求"解除封锁"。这18天里,双方就像在走钢丝,以色列表面撤军,实则暗中加强情报收集;哈马斯表面遵守协议,暗地里却在重组武装力量。最讽刺的是,协议里压根没写"如何处置袭击事件",这就给了双方互相指责的空间。28日拉法地区那起"未署名"的袭击,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把刀:谁在拉法放了冷枪?
哈马斯第一时间跳出来划清界限:"我们没干!"可这话说得连自己都心虚。要知道,加沙地带的武装派系多如牛毛,除了哈马斯,还有"杰哈德""人阵"等组织。这些武装分子平时各自为战,关键时候却能抱团取暖。更耐人寻味的是,以色列军方声称袭击者使用了"哈马斯标准装备",但没拿出实锤证据。有分析人士猜测,这可能是某个激进小团体干的,想逼着以色列打破停火;也可能是以色列自导自演,找个由头继续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