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正式结束,美代表离开北京,临走前提出一个请求

2025-09-30 17:39  郑州广播电视报

访华正式结束,美代表离开北京,临走前提出一个请求,王毅外长的一番话捅破窗户纸

据报道,美国代表团刚刚结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尽管这次行程表面上是以"外交友好"的名义展开,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幕后的真正意图远不止"礼节性"寒暄。美国代表团走到最后,终于"露了底",带着一个最为关键的请求离开--希望中国能多买一些波音飞机,与此同时,代表团还顺便提醒中国,中美之间的军事沟通必须恢复,避免"擦枪走火"。这一请求表面上看似普通的经贸互动,却实则揭示了美国急需解决的多重问题,背后更隐含着更深层次的国际博弈。

与之相对的是,王毅外长的一番话却"捅破了窗户纸",直言不讳地指出,中美关系要走向稳定,美国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做出更明确的态度,尤其是要"坚决反对'台独'"。如果美国能够站在中国的核心利益上思考,放下"台湾牌",那么双方在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便有了实际的可能性。

访华的表面话题或许是稀土、波音飞机、以及双方军事沟通的加强,但如果细细品味,波音的请求和军事沟通的呼吁正是美方出于切实的国内需求所做的"外交筹码"。波音,作为美国的航空业巨头,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上的遭遇可谓举步维艰。从737MAX的连续坠机事故,到生产质量的频频出问题,再到订单的推迟交付,波音的全球市场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一旦波音失去了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支持,美国不仅面临严重的就业危机,更会损害其制造业的整体形象。

波音正面临的困境,让这次访华的议员们出面推销"飞机"显得不再是单纯的商业活动。美国不仅需要波音活下去,还需要它作为美国制造业的"门面"继续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市场的需求仍在增加,波音如果能够借此东风恢复订单,将有助于缓解美国制造业的困境。

美国急切希望中国采购更多波音飞机,背后是巨大的政治压力。特朗普政府在内外压力下,已经难以为继。特朗普试图通过加高关税,试图把制造业拉回美国,但这些举措的效果远没有预期的那样显著。美国国内通胀持续高企,制造业的回流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就业提升,反而引发了部分行业的不满。波音是"美国制造"的重要象征之一,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滑坡"无法得到及时制止,将对美国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选票产生长远影响。波音的困境已不仅仅是商业问题,而是触及到美国国内经济政治的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