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稳外贸、稳外资是实现今年中国经济目标的重要因素

2024-10-19 22:00  观察者网

2024年,观察者网重磅推出季度性经济观察栏目--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邀请经济界和金融界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经济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回应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展望未来发展。

10月19日,2024年第三期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等嘉宾齐聚一堂,聚焦三季度经济数据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共议中国经济破局之道。

以下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的发言全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

从前三个季度的外贸数据来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3%,出口同比增长6.2%,进口同比增长4.1%,虽然9月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在下降,但总的来讲,今年外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

而从外资的情况来看,1-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31.5%。

中国今年经济怎么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我觉得,稳外贸、稳外资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外贸、外资的增长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历史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外贸、外资有三个黄金期。第一个黄金期就是1870年到1913年,美国和德国把握住了这个黄金期;第二个黄金期就是1950年到1973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把握住了这个黄金期;第三个黄金期就是1991年到2008年,中国把握住了这个黄金期。

但是,我们有一个基本的结论--以金融危机为标志,全球贸易投资的黄金期结束了。所以对于中国来讲,外贸和外资未来的发展如何适应这么一个完全变化了的国际环境,我觉得这可能是外贸、外资要从零重新审视和出发的一个基本点。

那么1991年到2008年外贸、外资的黄金期,它的动力来自于何方?我想主要是三个:第一个动力就是关贸总协定和WTO,即经贸的多边体系推动了全球贸易投资的开放。

第二个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一轮1991年的IT革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就是全球的综合物流革命和全球供应链管理。产品内分工,就是一个产品可以到全球不同的地方生产,还可以做到零库存、及时供货。

第三个因素就是国际合作,无论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互依存的地球村。

但是,这三个动因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全球贸易投资减速恐怕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中美地缘政治、大国竞争,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今后会形成全球的关税壁垒、全球的数量壁垒、全球的规则壁垒。因此,从全球贸易和投资来讲,面对着这种非常高的关税壁垒、数量壁垒和规则壁垒,我觉得本地化和区域化可能是一个大趋势。

另一方面,我们说出口是外需的函数,进口是内需的函数。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外贸数据,我们能看到,内需是明显弱于外需的。因此,顺差明显加大,摩擦明显加剧。我想这可能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基本的问题。

从我们贸易伙伴的情况可以看到,前三个季度东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增长是9.4%,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7%。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和东盟区域的一体化明显加深。因此,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在中国和东盟、中国和RCEP地区的一体化布局,会是大趋势。

但问题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是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第五大贸易伙伴是日本。

我从来都讲,有好顾客才有好企业,有好市场才有好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因此,在这样的格局下,怎么能够稳定住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市场?尤其是现在的地缘政治因素,像半岛形势等等,我觉得可能也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要考虑的一项作业。

我们还可以看到,今年前三个季度,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增长是9.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5.0%。其实从进出口数据,我们明显能够看到,民营企业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交换的"主力军"。外企的进出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我们的"同盟军"。国企的进出口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的"主力军"。

其实这三个不同的所有者主体在外贸中间的定位、使命和任务是不一样的。民营企业怎么能够创造更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交换的环境和条件,我觉得对我们下一步外贸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从前三个季度的数据看,高端装备出口增长是43.4%,集成电路的出口增长是22%,汽车的出口增长是22.5%,家用电器的出口增长是15.5%,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是73.9%,电动汽车出口增长是22%。

我们的贸易产品结构确实发生了重要变化。有的时候我会问自己,"新三样"算不算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三样"算不算新能源革命、绿色革命的"新窗口""新赛道"?"新三样"在"双碳"中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定位?我们的回答肯定是正面的,算!作为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大国,"新三样"这样的高端装备产品和新兴产品的出口量是巨大的,它的价格竞争也是激烈的。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高端装备出口的快速增长,会涉及到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怎么改变?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怎么保持和谐?答案就是不搞赢者通吃。这个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中一个大国的责任。

还有,今年前三个季度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长是8.9%,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9%。

国家现在的大战略,就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很多产业和外贸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我本人是1969年进入到三线的,当年三线建设的事历历在目。下一步我们怎么看现在生产力的重新布局?我觉得也是和我们的外贸有关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

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中间品占对东盟进出口总值的60%,其中中国计算机零部件和附件进出口增长是63.9%。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我们面临着地缘政治、面临着大国竞争、面临着贸易摩擦,我们现在的外贸方式开始由过去嵌入国际工序分工体系转向零部件出口,在第三地来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再出口。中间产品的出口成为我们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外贸转移方式。

但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地方就是,从2018年到现在,中国和美国的中间品贸易占比下降了7个点到8个点。什么叫"脱钩"?就是中间产品零部件、半成品、原料相互依存程度的下降。

另外一个国家就是日本,我们的邻国。中国和日本的中间品贸易现在也出现下降。怎么改变中国和美国、日本中间品贸易"脱钩"的挑战?我觉得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一篇大文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跨境电商。今年前三个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占我们整个外贸进出口的比重是5.8%。跨境电商出口是1.48万亿元,进口是3991.6亿元。其中,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出口占跨境电商总出口的53%,我们自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进口占跨境电商总进口的38.6%。

跨境电商是一个新型的外贸方式,但我们最重要的跨境电商伙伴,像美国、欧洲开始要制定规则。比如对于800美元以下的小包裹,美国可能取消免关税优待。

我们大贸定价模式是FOB(离岸价),我们跨境电商的定价模式CIF(到岸价),但是我们跨境电商现在面临着大国的冲突,它有很大的不确定,一些风险怎么转移?怎么应对?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稳外资,我们可能要在这上面做更多的工作。因为现在订单、技术设备人才、资金,面临着"外迁"的挑战。

在这个方面,我觉得用过去传统的方式稳外资是稳不住的。经过对各国的调查,我的总结是:稳外资最好的策略就是把中国经济搞好。把中国经济搞好了,那么这些外资自然就会留在中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