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局突变,俄军越打越少,普京全球招兵,百万印度劳工或入俄?

2025-07-13 10:08  头条

最近,一份乌克兰战报宣称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消灭了23万俄军,这人数几乎是俄军总兵力的一半。

如果按照这个数据来看,乌克兰应该都快要打倒莫斯科了。

但是前线地图却显示乌军正在节节败退,阵地被俄军一点点"啃掉"。

乌克兰军方总司令西尔斯基宣称,在短短不到七个月里,除了干掉了23万俄军,之外,还炸了1300多辆坦克和近3000辆装甲车。

但这份"大捷"战报,数据因为太过夸张,连一直力挺乌克兰的西方媒体都集体沉默,没人敢出声。

也许是觉得自己的数据有问题,乌克兰后来找补说,这23万俄军的损失并不是只有阵亡的,还包括了受伤的、俘虏的。

参考信源

可就算这样,这数字也太离谱了。

毕竟根据之前美国的数据可以看出,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总兵力也就60多万,所以一下子就损失20多万,还是半年的时间。

要是真的这样,乌克兰不是早就结束战争了吗?

把这笔账加上去年乌克兰宣称的战果,俄军总损失快赶上战前的总兵力了。

这样一来,不就是稳赢吗?还需要继续打吗?

乌克兰的数据为什么没人信?主要因为战场才是最诚实的。

乌克兰的战报讲的很好,可地图上的战线却在不断向西缩进。

年初至今,乌军在库尔斯克丢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地盘,精锐部队损失惨重,反倒被俄军一路推到了苏梅州。

从库皮扬斯克到第聂伯罗河沿岸,几乎所有战线上,乌军都在被动挨打,阵地天天被俄军一点点吞噬。完全看不出像是重创了23万敌军的样子?

最直接的证据是双方交换阵亡士兵遗体。

今年以来,双方有记录的遗体交换至少四次。乌克兰每次都收回成百上千具遗体,总数接近一万具。

而俄罗斯那边呢?最多一次接收了78具,其余几次都不到50具,加起来还不到150具。

如果俄军真死了那么多人,这遗体交换的比例,怎么也说不通。尸体,又不会撒谎。

更有意思的是,乌克兰对自己伤亡的说法。

官方宣称,开战至今,乌军只阵亡了区区31000人。按常规伤亡比,总损失也就十万人出头。

这数字,恐怕连乌克兰自己人都不信。

西方军事媒体推测,光一场库尔斯克战役,乌军的伤亡就可能高达七万,而俄军损失甚至不到乌军的三分之一。

像乌克兰这种操作其实不难理解。把敌人的损失夸大说,把自己的伤亡讲的少一点,无非是为了稳住国际援助,提振国内快要崩掉的士气。

毕竟,没人愿意支持一个看起来马上就要输掉的伙伴。

说白了,这又是泽连斯基精心计算的公关,不过作为演员可能长时间不演戏了,连细节都不注意,只能忽悠忽悠乌克兰国内的人了。

当乌克兰在战报上"杀敌"时,俄罗斯则正在用更实际的办法解决问题:全球招兵。

前线的消耗是实打实的,俄罗斯国内的兵源压力也是。

7月7日,普京签了个新法令,任何外国人,不管有没有国籍,随时都能加入俄军。

关于国外人参军的政策,并不是突然就有的。

战前,一些外国人想当俄军,门都没有,俄乌冲突爆发后,政策开始松动:先是许诺参战半年,全家给俄罗斯户口。

但战场太残酷,很多人活不到半年,于是政策又放宽,只要签一年合同就行。

到今年,干脆连俄语都不要求了,一个月内办妥全家身份,现在,最后的限制也取消了。

这背后只有一个原因:前线缺人,而且是十分缺。

俄罗斯的适龄男性本来就比十年前少了近四分之一。

今年春季征兵把年龄上限提到30岁,征了16万人,创了纪录,但这批新兵远远不够。

所以招募外国人势在必行,既能补充兵力,又能降低本国人的死亡数字,避免社会动荡。更划算的是,外国士兵的抚恤金成本也低得多。

甚至有更阴险的算盘:把这些外籍军团部署到加里宁格勒这样的敏感边境,既能防守,又能试探北约的底线,还不会被扣上"俄军扩张"的帽子。

一石三鸟,何乐不为?

俄罗斯的算盘打得精,但世界人民也不傻。这份用生命换户口的合同,吸引力并不大。

俄罗斯经济体量只相当于中国一个广东省,国内排外情绪不低,一个不懂俄语的外国人在那里生活,滋味可想而知。更何况,想要获得国籍的前提是去先去打仗,活下来才有机会成为俄罗斯的公民。

所以,真正会被吸引的,恐怕只有那些穷到别无选择的人。比如非洲和南美洲一些战乱贫困地区的人,再比如,朝鲜人。

对很多朝鲜人来说,俄罗斯开出的条件或许真如天堂。

自2006年以来,联合国对朝鲜的多轮制裁已将这个半岛北部国家几乎与世界市场隔绝,导致朝鲜人均GDP约为640美元,不到俄罗斯的十分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开出的合同显得格外优厚:每月2000美元,合同期6个月到1年,包吃包住包制服,伤亡抚恤另算。

对一个普通矿工月薪不到5美元、一个普通女工月薪不到3美元的朝鲜社会来说,进入俄乌战场,至少可以保证家人过上好日子。

但吸纳大批量的朝鲜人还得金将军点头,否则就是国际纠纷了。

除了朝鲜,这份全球招募令的效果,大概率会雷声大雨点小。毕竟,对一个生活还过得去的人来说,谁愿意为了一个俄罗斯户口,把自己的命押在乌克兰的战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