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舰载机“铁腿”之谜:美国F-35C栽过的跟头,中国歼-35完美避开

2025-07-09 13:42  头条

弹射型舰载机,主要设计重点就是强大的起落架和拦阻钩的设计以及因此引发的全机结构的改变。例如表面相似的两架舰载机,滑跃起飞的老歼-15与弹射起飞的新歼-15T系列,在关键的起落架与尾部钩锁上藏匿着不为人知的工程密码。

歼-15T增加了弹射牵引杆和电磁弹射系统直接连接,可在2秒内将30吨级战机加速到起飞速度。当电磁弹射器在短短2秒内将30吨的钢铁雄鹰加速至起飞速度时,歼-15T那异常粗壮的双轮前起落架必须十分牢靠。与滑跃版本起落架的细长支柱设计相比,歼-15T的前起落架支撑杆强化逾20%。这不仅为适应起飞,更是为了舰载机如同"撞击"甲板般降落瞬间所蕴含的狂暴冲击力做好准备。

而在战机尾部,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拦阻钩,实则是着舰安全的关键锁钥。舰载机着舰时的状态非常复杂。战机着舰瞬间高速砸向甲板,尾钩承受着接近80吨的恐怖冲击力。尾钩锁并非航母舰载机专属,但在航母上的表现关乎着生命、任务乃至整场战役的成败。战机自身结构强度、着舰姿态、航母甲板布局,甚至细微的下滑角度,都影响着拦阻钩能否精准钩住拦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