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的紧张程度更甚从前,原本特朗普所期望的2-3周时间就能实现停火,现在看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尤其是相关各方都马不停蹄的为局势"拱火",普京甚至开出一个让泽连斯基绝不会答应的条件,那就是他本人必须亲自到莫斯科进行停火磋商。
要知道,这与"城下之盟"没什么区别,不管最终能否谈出最终结果,只要踏上去莫斯科的专机,就已经丧失谈判主动权。
眼见乌克兰与欧洲正在准备后手,普京也不再等了,在回到莫斯科后,开始对基辅等地进行新一轮轰炸。
乌克兰方面证实,短短12个小时,俄军对乌克兰多地发射800余架无人机和13枚多型"伊斯坎德尔"导弹。其中,基辅的乌克兰政府大楼遭到的大规模袭击,已造成2人死亡,18人受伤。
对于基辅的打击,就是对乌克兰整体抵抗士气的打击,尽管乌克兰与欧洲一直在后方营造出看似和平的景象,但不可否认在整体前线地区,乌军战况胶着,而有生力量的不断填补正在损耗该国未来数十年的国运。
从近期一次民调中显示,乌克兰民众虽然仍以有安全保障的基础作为停火条件,但愿意接受无条件停火的人数对比之前,也出现明显上升。
不管北约援乌的武器是美国政府买单,还是欧洲人自掏腰包,但死的人的的确确是乌克兰公民,况且眼下的征兵乱象正在加剧。对于泽连斯基等人而言,他们只希望俄罗斯经济能先一步被拖垮,不过这一愿望似乎要破灭了。
俄总统普京访华之行收获满满,尤其是在经济领域获得强有力并且持续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印度也直接拒绝美国威胁,声称会继续购买俄石油。中印两个大国作出相同表述,意味着美西方制裁的压力被缓解大半,直接让普京开出苛刻条件,而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或非给去一趟莫斯科不可。
关于停火的基本要求,其实各方都相差很大,比如俄罗斯想要的是乌克兰完全"去军事化",并且割让乌东四州,至少是冻结在扎波罗热、赫尔松两州目前的战线。
反观乌克兰要的是保留尽可能多的领土以及足够的安全保障,而欧洲只在乎后者,也就是让北约军队进入乌克兰,执行所谓的"维和任务"。
可以看出,即便双方有意坐在谈判桌上,分歧依然巨大,战场胜利将决定谁才能拿下主动权,可以料想的是俄军会展开更加猛烈的进攻。
从目前俄军的进攻形势上看,无人机产量似乎在不断提高,而且突防性能也越来越强。
长此以往的攻势,甚至将打击范围延伸到乌克兰西部以及整个大后方,若能做到覆盖北约所有对乌援助渠道,今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
欧洲26国明确表示只有在俄乌停火后,才会派遣军队进驻,但这一条件反作用于俄乌无法实现停火。欧洲有欧洲的算盘,不知是想看到乌克兰继续打下去才看出这一严苛条件,还是想对美俄讨价还价?可不管怎么讲,除印钱之外的买单,大部分成本还是给乌克兰自己打碎了呀往肚子里咽。
战场形势的变化,让泽连斯基的莫斯科之行可能性越来越大,而行程一旦敲定,那么俄方距离战争的成功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