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宽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金融、政府、国防等对信息安全高度敏感的领域,到无人机身份识别、车联网通信、自动驾驶数据交互、机器人指令传输等新兴技术前沿,抗量子密码的应用边界正在不断延伸。

前景展望:万亿市场空间徐徐展开
量子科技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成为资本市场看好相关概念股的重要原因。根据中研普华数据,2025年中国量子科技市场规模达11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量子通信作为最接近产业化的细分领域,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预计达80亿元,政务、金融、电力等行业需求爆发,未来有望向万亿级市场延伸。
这一增长预期也得到资本市场的背书。10月15日,光量子计算企业玻色量子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彰显资本市场对行业前景的看好。
同时,中国移动联合十余家伙伴启动"点亮百城"量子试验网,加速场景落地,产业链各环节正呈现协同发展态势。
从投资角度看,量子科技板块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心器件与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其中,量子通信是当前唯一进入规模商用的量子赛道,而量子计算则代表了长远的技术方向。
核心器件与材料板块作为量子科技产业的基础支撑,将受益于技术迭代与国产化推进,伴随整机出货量增长实现同步发展。
随着资本市场的热度攀升,量子科技正从深奥的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商业化应用场景。
从格尔软件的抗量子密码到玻色量子的金融领域应用,一条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路径已清晰可见。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量子科技不仅在资本市场掀起波澜,更孕育着一场影响深远的科技与产业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