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有多"老赖"!
1979年,靠着一招坐地降价,将中国26架歼6战斗机"套到手",结果用着中国的飞机,喊穷哭惨死活不还钱。
即便被我国追债七次,也迟迟不肯将欠下的1700万美元尾款补齐!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这个"强盗小国"又得到了哪些报应?
"老赖国家"
一说起索马里,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强盗"!
这个个非洲的小国,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贫弱,连自给自足都难,风沙肆虐、疟疾肆行,不适合发展农业,养殖业也没啥优势,连做点儿小生意都只能靠抢劫来维生,说它是"老赖国家"一点也不夸张。
然而,除了大家熟知的海盗,索马里在国际商业圈的行为更是让人瞠目结舌,1979 年,索马里与中国达成了一笔购买歼 -6 战斗机的交易,可谁能想到,这笔交易最终竟沦为了"欠债不还"的典型案例。
1969 年,索马里利用近海的地理优势地与苏联"攀上关系",紧紧依附苏联这棵"大树",而苏联出于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抗的战略考量,在对外援助上近乎毫无原则地四处"撒币",索马里也就趁机捞到了一大波福利
而且,苏联还为索马里提供了3500万美元的军事贷款,专门为他们训练军事人才。
按理来说,索马里这样的小国,能得到如此大方的军事支持,应该感恩戴德,感激涕零,可他们却利用起了"强盗思维",打起了旁边的邻国埃塞俄比亚的主意。
索马里原本全仰仗苏联的扶持,活得好好的,可它倒好,一脚踢开苏联,去主动挑起战争,真的是"脑袋被门夹了"!
结果呢,苏联当机立断,果断将索马里"弃如敝履",不再给任何军事援助,没有了苏联的支持,索马里的武器就像堆在仓库里的一堆废铜烂铁,根本没法拿出来打仗,等于是浪费了一大堆宝贵的资源。
失去了防御的力量,索马里陷入了巨大的危机,在这种困境下,索马里急需寻找新的军事援助,重建空军力量,此时,中国的歼-6战机进入了索马里的视野。
索马里与中国达成了一笔战斗机采购协议,索马里购买26架歼-6战斗机,合同总价高达3310万美元,按照约定,索马里需先支付首付1600万美元,剩余1700万美元尾款则在飞机交付后结清。
为了给中国方面吃下"定心丸",索马里拿出4台苏联苏-22发动机抵债,并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些发动机技术先进,中国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这竟成为了一场漫长追债之旅的开端。
七年追债之旅
当时间来到支付尾款的时候,索马里政府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一夜之间,忘记了曾经的承诺,一开始,他们还会找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比如声称"停电了,财务系统无法运行,无法处理付款事务"。
或者说"最近财政实在是困难到了极点,连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需要再缓一缓,等经济状况好转了一定马上支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借口变得越来越荒谬,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
更令人气愤的是,索马里官员甚至反过来指责中国:"你们是大国,有着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不应该和我们这样的小国在这点钱上斤斤计较,这对你们来说只是一笔小钱,却能帮助我们解决大问题,你们应该展现出大国的风范和担当,不要总是追着我们要这笔钱"。
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让人感到既无奈又愤怒,他们似乎忘记了,这笔1700万美元的欠款,对于当时外汇储备并不充裕的中国来说,是一笔相当重要的资金。
报应到来
1988年,索马里国内局势愈发紧张,内战进入了高潮阶段,巴雷政府在各地叛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危急时刻,巴雷政府想起了空军仓库中停放的那批歼-6战斗机,希望还能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然而,当他们打开机舱盖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长达2年没有进行保养维修,飞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锈迹,发动机报废,电路老化得不成样子,曾经威风凛凛的战机,如今已成为一堆废铁,无法再投入战斗,这让巴雷政府的希望瞬间破灭。
面对如此困境,索马里紧急联系中国,希望中国能够伸出援手,提供飞行员培训和飞机维修的相关技术,中国方面深知,索马里的这些战机已经损坏严重,维修难度极大,但出于人道主义和对双方曾经友好关系的考虑,还是决定与索马里进行协商。
然而,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索马里需先偿还300万美元,剩余欠款再做商议,索马里无奈之下,只好支付了这笔钱。
中国专家团抵达索马里后,这些战机的损坏的程度已经不能再使用了,即使要维修,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维修后的性能也难以保证。
索马里人在还钱无望的情况下,想出了一个"卖惨抵债"的办法,他们提出用沿海渔业资源的捕鱼权来抵偿1700万美元的欠款,中国可以通过在索马里海域捕鱼,获得丰厚的收益,从而冲抵部分债务。
可在1990年,内战的战火无情地蔓延至沿海地区,随后,又被叛军抢夺设备,渔民们辛苦劳作的成果被洗劫一空,中国渔船最终不得不撤回国内,捕鱼抵债的计划宣告失败,索马里的欠款问题再次陷入僵局。
直到今天,经过七次追讨债务,依然没能收回全部款项,尽管中国曾尝试让索马里以物抵债,但结果未能如愿,正如俗话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其他贫困国家或许虽穷,却依然有志气,而索马里这个欠债不还的国家,却演变成了那种"我穷我有理"的强盗心态,或许,正是这种心态,导致了索马里这片土地上永远无法孕育出崛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