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一位 72 岁老人在高温天气下的一次短暂坐地休息,竟引发了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7 月 7 日正午,襄阳气温飙升至 38℃,酷热难耐。72 岁的王奶奶在自家菜园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疲惫不堪的她看到旁边有块石头,便想也没想顺势坐了上去。然而,刚一接触,王奶奶就感觉臀部传来一阵难以忍受的滚烫。奈何她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一时间竟无法迅速起身。幸好邻居眼尖,发现王奶奶的异样后,赶忙飞奔过来将她扶起。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 10 余秒钟,但谁也没想到,这短短瞬间,已给王奶奶带来了巨大伤痛。
当晚,王奶奶臀部的疼痛愈发剧烈,红肿也越发明显。家人见状,心急如焚。次日一大早,便急忙将她送往襄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烧伤科。烧伤科主任钱犇在仔细检查后,面色凝重。他发现老人臀部有四块巴掌大小的皮肤已呈现红肿焦痂状,伤情严重。钱犇主任介绍,这是典型的高温烫伤后又受外力挤压,形成了热压伤,烫伤程度已达到最严重的三度。
据了解,烫伤与烧伤按照 "三度四分" 分级,一度烫伤相对较轻,经冷水冲洗、涂抹药物便可恢复;浅二度和深二度烫伤需进行冷水冲洗、处理水疱并用药治疗;而像王奶奶这样的三度烫伤,则必须及时就医,通常要通过急诊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后进行植皮。
7 月 11 日,钱犇主任带领专业团队为老人实施手术,小心翼翼地清除了表层坏死组织。术后,医护人员每日精心为老人清创换药,密切关注创面的愈合情况。目前,老人的创面已逐步好转,按照计划,下周一将为老人进行植皮手术,以帮助她尽可能恢复臀部皮肤的功能与外观。
钱犇主任特别提醒广大市民,高温天气下,室外物体表面温度超乎想象。当物表温度超 50℃时,皮肤接触 1 分钟就可能起水疱;超 60℃时,1 分钟便会造成二度烫伤;而当皮肤接触超 70℃的物体表面时,皮肤损伤程度更是按秒计算,1 秒即可致浅二度烫伤,3 秒致深二度烫伤,5 秒以上就可能造成三度烫伤。像夏季室外暴晒下的金属、水泥地面以及石头等,都是潜在的烫伤源,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尽量避免接触。
若不幸发生物表烫伤,钱主任给出了专业建议:首先要迅速做好物理降温,立即远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处 10 至 20 分钟。这一操作既能有效阻止烫伤进一步加重,又能极大缓解疼痛。完成初步处理后,务必尽快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不仅考验着人们的防暑降温能力,连日常看似普通的物体都可能成为 "隐形杀手"。此次事件为广大市民敲响了警钟,高温天气下,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类似的意外烫伤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