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负两万多亿巨额债务的中国恒大(03333.HK),终究还是在资本市场站不住脚了。
8月12日,恒大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未能满足复牌条件,港交所决定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公司将在8月25日除牌退市。
恒大在公告中称,无意申请复核除牌决定。
停牌前,恒大股价仅为0.163港元/股,市值仅剩21.52亿港元。而在巅峰时期,恒大的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堪称"宇宙第一大房企"。
债权人很"头大"
恒大被港交所除牌,虽不影响债权人追讨债务,但面对这个欠下巨额债务且问题错综复杂的"烂摊子",债权人若想顺利对恒大完成清盘与重组,难度极大。
业绩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恒大的总负债高达2.39万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而总资产却仅为1.74万亿元,已然严重资不抵债。此外,2023年11月末,恒大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3163.91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2055.37亿元。
安迈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杜艾迪及黄咏诗担任恒大的清盘人,他们负责接管恒大的资产、调查财务状况、追索可回收资金,并按照法定顺序分配给债权人。接下来,对恒大的清盘将面临诸多困难,包括探讨恒大重组可能性、识别并接管各项资产、调查公司破产的原因等,需要花费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