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刚过,白天还裹着夏的热,晚上却渗着秋的燥--喉咙干得像冒火,皮肤痒得抓不停,连吃饭都觉得没胃口,这恼人的"秋燥",是不是已经找上你了?
老话说"立秋养收",这时候不能再贪凉吃冰,也别急于大补,得选些"润而不寒"的食物,才能让脾胃舒服,接住秋天的营养。
而菜市场里那堆得像小山似的茭瓜(西葫芦),就是老天爷给的"秋燥救星"!青翠的皮、饱满的瓜肉,轻轻一掐就滴出水来,看着就清爽--可别小瞧它,这不起眼的瓜,藏着立秋后最需要的"养"。
我家最近天天吃茭瓜,从炒肉到做饼,换着花样来。老人说吃了之后喉咙不干了,孩子说比吃零食还好吃,连我这个怕麻烦的人都觉得--这瓜,值!今天就把最受欢迎的3种做法分享给你,简单好做,保证一学就会。
秋燥最烦人的就是"干":早上起床喉咙像冒烟,脸上涂多少护肤品都觉得紧绷,连大便都得使劲--这时候,茭瓜的"水"就派上用场了。95%以上都是水分,咬一口脆生生的,比喝白开水还解渴,而且这水分是"润"的,不是"凉"的,喝进肚子里,胃都觉得舒服。
除了水多,茭瓜的营养也很实在。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帮皮肤锁水,我妈天天抱怨皮肤干,吃了几天都问我"是不是换了护肤品";还有维生素B1、B2,能帮着消化,孩子不爱吃饭,炒个茭瓜就能多吃一碗;更有钾和钙,老人补骨、孩子长个子,全家都能吃。
第一种:西葫芦炒五花肉。五花肉切薄片,用料酒、生抽腌10分钟;茭瓜切滚刀块。热锅冷油,把五花肉炒得焦焦的,放葱姜爆香,倒入茭瓜翻炒2分钟,加一点水焖1分钟,最后加盐和胡椒粉调味--脆嫩的茭瓜吸饱了肉香,连肥肉都不腻,孩子每次都要把汁拌米饭吃。
第二种:西葫芦鸡蛋饼。茭瓜擦成丝,加两个鸡蛋、一把面粉,放点盐和葱花拌匀。平底锅刷油,舀一勺面糊摊成饼,两面煎得金黄--外脆里软,带着茭瓜的清甜,早上10分钟就能做好,孩子拿着就能啃,比外面的包子还健康。
第三种:西葫芦豆腐汤。茭瓜切片,豆腐切块。起锅放香油,炒香葱花,加清水烧开,放豆腐煮2分钟,再放茭瓜煮1分钟,最后加盐和香油调味--汤清味鲜,连喝两碗都不够,晚上喝这个,比喝奶茶强多了,喉咙润得能唱儿歌。
"8月吃一瓜"不是夸张,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智慧。茭瓜这东西,便宜又常见,做法还多,趁着现在当季,赶紧买两个回家试试--说不定你会像我家一样,爱上这个"秋燥救星"!下次再遇到秋燥,别慌,买个茭瓜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