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还在加强 专家分析

2025-09-23 11:28  头条

中心风力17级以上,风速堪比高铁,云系直径超1000公里--超强台风"桦加沙"正来势汹汹地向华南沿海逼近,可能成为2025年以来影响我国最严重的台风。

中国气象局专家分析指出,"桦加沙"强度仍在持续增强,最大可能于24日白天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

这个台风具有强度强、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南海北部和华南等地致灾风险极高。

--

-

01 四级跳增强,台风实力不容小觑

"桦加沙"在过去两天多的时间里,强度完成了"四级跳",目前已达到超强台风级别,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以上(62米/秒)。

这个速度已经超越了京沪高铁的运营速度。截至22日5时,其中心最低气压为910百帕,创下今年西北太平洋最低记录。

气象专家表示,"桦加沙"的环流个头非常大,覆盖云系直径超过了1000公里,而且眼区清晰,形态非常完整。

02 三因素共促,成就"风王"强度

为何"桦加沙"强度如此之强?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李宁指出三个主要原因。

高海温提供充沛能量。"桦加沙"从生成到发展一直处在高海温区,温暖的洋面为其加强注入了充足能量。

内部结构上下对流活跃。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流出都非常强,使得上下对流活跃,内部结构迅速增强。

外部环境场有利发展。台风所处环境垂直风切变(变化和差异)比较小,这是利于其发展加强的重要力量。

03 路径西偏北,广东海南将直面冲击

根据最新预报,"桦加沙"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22日穿过巴士海峡后,将于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

进入南海后,台风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最大可能是在24日白天登陆广东中西部沿海。

海南省气象局预计,台风将于24日在广东西部沿海登陆,登陆强度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登陆后继续西行穿过雷州半岛。

04 风雨潮三碰头,防御挑战巨大

气象专家提醒,"桦加沙"将成为今年以来影响我国最严重的台风,其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将表现为"风雨潮三碰头"的严峻形势。

大风极端性强。目前预计,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可达14~17级,阵风17级以上。

降雨强度大。24日,广东南部将普遍出现大暴雨天气。台湾岛东部、广东东部和南部、广西南部、福建东南部等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280毫米)。

风暴潮威胁显著。广东中西部沿海一带,强风强雨叠加天文大潮的影响,珠江口附近可能会出现海水倒灌情况。

05 影响范围广泛,远至华东地区

"桦加沙"的影响不仅限于华南地区。其外围环流还会与冷空气结合,给千里之外的江苏等地带去猛烈降雨天气。

受台风远距离水汽输送影响,江苏、安徽东部等地也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这意味着即使远离台风直接登陆的区域,仍需要关注暴雨带来的次生灾害风险。

06 防御措施全面启动,多地严阵以待

面对来势汹汹的"桦加沙",华南沿海各地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香港全城严阵以待。中环有商厦物管已做好预防措施,在玻璃大门上贴上胶纸防风。政府举行跨部门会议统筹准备工作,全港18区组织与关爱队倾力出动,落实防灾部署。

电力公司确保供电。两间电力公司已启动恶劣天气应变计划,确保台风袭港期间保持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海南发布预警提示。海南省气象部门提醒,文昌、海口、澄迈、临高、儋州等沿海市县需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预案。

南海北部、中部作业的海上平台和船只需立即做好避风准备,海南岛北半部沿海市县港口需做好港口加固及回港渔船管理。

07 历史教训不容忽视,科学避险至关重要

回顾历史,类似强度的台风曾造成过严重影响。2018年"山竹"台风曾摧毁深圳大鹏湾防波堤。

2017年"天鸽"与2018年"山竹"袭港期间,曾分别造成逾百人及近500人受伤。

专家特别提醒要破除"台风眼过境即安全"的误区。2013年"海燕"台风期间,菲律宾莱特湾数十名居民在眼区平静期外出,结果被后续风墙卷入海中。

当前"桦加沙"中心气压极低,眼墙区域风速梯度变化更为剧烈,任何暴露行为都极为危险。

--

-

23日夜间起琼州海峡将出现较长时间停航,广东珠三角地区人口、产业、建筑密集,需提高警惕。

随着"桦加沙"继续西北行,广西和云南交界一带25日也会出现暴雨。预计"桦加沙"的影响将在26日基本结束。

沿海居民应立即移除阳台悬置物,避免重蹈2006年"桑美"台风期间温州某小区未固定花盆击碎玻璃导致人员伤亡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