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难遇”的秋分节气 今年碰上了

2025-09-23 13:20  头条

今天是公历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二,是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秋分节气的交节时间,你那边的天气情况如何呢?我们哈尔滨这边是个大晴天。

秋分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季里的第四个节气,同时,也是八月中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9月22日、23日或24日交节,今年是交节在9月23日这天 。

古人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认为,黑夜属"阴",白天属"阳",秋分这天两者刚好平衡,白天的时长和黑夜的时长完全相等;秋分时节,夏天的炎热已经退去,冬天的寒冷还没到来,昼夜温差不大,整体气温不冷不热。

中国古代,有古七十二候‌的说法,是以五日为周期观测物候变化形成的历法体系,与二十四节气共同构成指导农耕的时间坐标。

具体来说,是以5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15日),六气为一时(90日),四时为一岁,用来更加准确的描述节气特点。

秋分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意思是说,秋分节气的第一个5天,阴气开始旺盛,很少再听见雷声打了 ;到了秋分节气的第二个五天,天气进一步转寒,一些蛰伏的小虫就开始往虫穴里钻,还会用细沙土把自己的洞口封住以避寒 ;到了秋分节气的最后一个五天,河流湖泊也逐渐变得枯涸了 。

秋分不仅是节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天举行一些习俗活动和吃一些寓意美好的食物。例如,旧时人们会在秋分这天举行秋祭月、送秋牛、放风筝等一些习俗活动,还会吃秋菜、喝秋汤、吃馄饨等 。

秋分一到,距离冬天就剩下两个节气了,一个是寒露节气,一个是霜降节气。

冬天最冷的时段当属"数九寒天"了,古人经过细微的观察和记录发现,冬至之后,气温将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规律,每年几乎都差不太多,有很强的规律性。就像《九九歌》中说的那样:"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那么,数九怎么数呢?

通用方法是,从冬至当天开始算,每9天算1个"九",比如冬至后第1-9天是"一九",第10-18天是"二九",就这么依次往下数,一共要数9个"九",加起来正好81天。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啥不数六数七,偏要数九呢?

这是因为,在老祖宗的观念里,"九"代表最大、最多、最长久,比如"九五之尊";而"九个九"就是81,更是大到没边的数,他们觉得这么大的数能对应"寒冷持续的最长时间"。

古人发现,从冬至这天开始算,只要数够81天(也就是过了九个"九天"),寒冷就会彻底过去,草绿花开,到了该种地(春耕)的时候。其中,在九个9天中, "三九"和"四九"这两个9天,通常是一年里最冷的日子,非常寒冷。

那么,今年的"数九寒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呢?

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日这天,数九就是从这天开始的,数完九个9天,到了2026年3月12日这天,就"出九"了。其中,最冷的"三九四九",是从2026年1月8日开始到1月25日结束。

今日秋分,在旧时民间还有"三九冷不冷,就看秋分节气"的讲法,什么意思?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下面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是咋说的!

一、秋分出雾,三九前有雪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当天出现大雾天气的话,那么就预示当年三九天之前就可能出现大雪的天气,说明是个寒冬。

冬天雪多可能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但是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却有益处。因为,冬天寒冷雪多,不仅能够给越冬的小麦起到保暖的作用,使其能够安全越冬。并且,还能缓解来年春天的旱情。

另外,冬天寒冷,能够冻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这样来年就会少得病虫害,农人也可以少用农药,有利于作物获得丰收。

二、秋分雨成沟,三九冷添衣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秋分当天下了很大的雨的话,按古人总结的经验,当天的三九期间可能会非常寒冷,需要增添棉衣来御寒,说明当年是个寒冬。相反,如果秋分当天是个晴天的话,则往往预示当年的冬天可能没有那么寒冷。

类似的农谚还有"秋分有响雷,冬至雪满天",表达的意思相近,也是说,如果秋分当天出现阴雨天气的话,则往往预示接下来的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

三、秋分冷得怪,三九天气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秋分当天的天气出现了大幅度降温,比较冷凉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到了三九期间,天气可能会更加寒冷,说明当年的冬天是个寒冬。

四、秋分西北风,入冬多雨雪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大意是说,如果秋分节气当天刮得风以西北风为主的话,那么就预示接下来入冬后的天气可能会很寒冷。这样一来,三九时间作为冬季最冷时段,大概率也可能会比较寒冷,说明当年是个寒冬。

需要注意的是,农谚都是古在当时的条件下总结出来的,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不能作为判断现在天气的主要依据,仅作为参考来了解。我们要想更加准确的判断当地冬天的寒冷程度,可以结合当地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来进行综合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