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警惕特朗普“绵里藏针”策略(3)

2025-01-13 11:44  观察者网

以上两例并不是说特朗普会照做,只是想要强调他可能会用类似手法,一方面给中国想要的,另一方面向中国要更多。我们不能再将特朗普想象成一个只会挥拳的对手,他也会视需要给予拥抱,而且往往是各方觉得不太可能的"示软",让人以为他真是疯子,然而实际上不是。装疯卖傻的目的是掩饰自身的弱点或恐惧。

因此,中方只需要紧盯美方的弱点,不被"表演"所迷惑,直来直往捏其要害,有时就是上策。与其避坑,不如让对手认知自己也会被拉入坑。相信大陆的美国专家应该都同意,特朗普表面很好斗,但根本不想闹到鱼死网破。

对手是错的,我方亦可将错就错,提早显现恶果,让对手去避坑,再顺势将其拉到正确的轨道,而不是让自己始终处于防守、闪避的被动状态。

盲点二:特朗普偏好孤立主义,因此会走向封闭。

正确地说,特朗普只信"特朗普主义",所谓特朗普主义就是"什么主义都不能束缚特朗普",包括孤立主义。

大陆学者的共识是,未来四年中美不再是意识形态之争,而是技术之争,这判断是正确的。正由此,我们必须假设特朗普是理智的。其想实现"再工业化",当然自知:仅靠掠夺其他国家的技术,或强逼他国投资美国是行不通的。他的产业政策必须确保美国具有工业发展的合适土壤。

因此,特朗普可能更正视中国在工业能力上的优点,并企图找出符合他竞选承诺的合作之道。于此,引进中资补强基建,促进本土就业是方法之一,不是天方夜谭,只是合作模式可能与中方习惯的路径有所不同。而中方既然意在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就不可能一概回绝特朗普伸出的手。

重点是,中方想打造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不能假设美国不想。事实是,美方当然也想,但负债累累的美国,想达标就得大力引进外资,并鼓励本土资本投入制造业。不难想象,特朗普也想打造美国的"红色供应链",而其服务业实力远胜目前的制造业,因此引导服务业投资建立新制造业,顺理成章。

换言之,美国或将不会用国库的钱来实现"再工业化",而会让民间资本投入此事业。产业政策依靠"国财"或"民财",各有优缺点。一般而言,民财激发创新的能量较高,国财较能确保产业不会走偏。

如果美方的产业走向由美企主导,外界就很难再说特朗普在走孤立主义路线。事实上,这也比较适合美国的小政府文化。若如此,相较于拜登的"小院高墙",今后美企与外资的合作自然会更积极,合作对象也不排除中资。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美国的外资,不到1%用于建立或扩大制造设施,近97%是购买股票(2018年)。这是特朗普考虑"再工业化"的重点层面。如果美方希望引进新外资,必然希望用来做实业,而不是搞金融股权。那么,哪种资本最擅长搞实业呢?中国资本肯定在前三名里。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