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却家无余银,皇帝:拿锤子把墙给朕凿开

2025-09-26 16:20  搜狐

清朝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却家无余银,皇帝:拿锤子把墙给朕凿开

《--【·前言·】--》

京城风起,一夜之间权臣覆灭。朝中重臣,手握财政、银库、内务要权,风光多年;乾隆驾崩不到十日,新帝挥剑清算。

抄家令下,御前重臣直奔府邸,搜出金银成山,密室暗藏珠宝器皿。宫中传言:赃物未尽,皇帝震怒,下令--把墙给朕凿开!

权臣崛起

和珅出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人,原名善保,字致斋。其家庭并非腰缠万贯之族,少年时期家境清贫。父亲常保曾为武将,任福建副都统,去世较早;少年和珅随母及继母在京城中艰苦生活。年少时负债度日,其性格中早年就有苦志与野心交织的一面。

早年,和珅入选翰林院、参与宫廷事务,逐渐在宫内积累文武手腕。乾隆三十四年,他承袭轻车都尉的爵位开始进入仕途正轨,之后被调为侍卫、兼副都统,逐渐进入内廷运作系统。

后来他被授予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后又兼管内务府大臣职务。随着职权扩展,他逐步掌控财政、税务、内务、库银等机要系统。

在乾隆统治后期,朝政愈发仰赖和珅。他经手宫廷造办、库银调拨、赈灾拨款、典当事务等事,成为连接乾隆与朝廷各部的核心枢纽。朝臣议事时,不少事务需要先听和珅意见,甚至一些臣子不得不先与他交涉

那些财政账目、钱粮拨款、园林维修、宫殿修缮、庙宇赐予等项目,多数签呈或先经他处审核。他的外戚、亲信、门客渐多,势力聚集。

和珅营造了自己庞大的权力结构:内务府、库银、财政、税务、造办、典当、矿业、票号、茶庄、盐业等,他皆有所插手或控制。许多地方朝廷拨款、财政余款、地方督抚上交物资,都通过他的渠道中转。渐有"乾隆朝不可无和珅"的说法形成。

在权势如山之时,和珅以其机敏、能干、八面玲珑赢得宠信,也以其权术、掌控能力甚至结党营私引来不少非议。朝中虽有议论,有弹劾者,但因乾隆信重,他得以压制。多年积累之中,他的财富、势力、影响力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乾隆晚期最显赫、最具实权的大臣之一。

权力流转、君权变局

乾隆六十年,乾隆隐退,嘉庆登基。表面上,权力交接平稳,和珅保其地位不变;暗地里,嘉庆帝开始布置整肃之局。和珅对新帝的态度需谨慎维持,既表忠诚又不失优势。

随着乾隆去世,嘉庆帝迅速掌权。朝中有人上奏,揭露和珅多年干预财政、私设企业、敛财甚巨。朝廷下令秘密接手对和珅的调查。1799年正月初,嘉庆帝批准抄家,命令严查和珅一切资产、房产、账目。抄家令一出,京城上下震动。

当天,内务府、户部、刑部、御前侍卫联动;钤印、押库、测地、查房、印册等部门同时行动。和珅府邸中书房、库房、宝物室、地窖、暗室、夹层、后院院落、附属库房一一被封查。账册、典当契约、借贷凭据、地契、矿券被要求全部提交。房屋丈量、地亩测绘、簿册调度,程序错综复杂而快速推进。

抄家过程中,有关部门连夜调遣工匠入内,开柜、拆柜、撬门、查墙、拆板、挖地,力求不留一点隐藏空间。库银仓库、银票房、账房、典当室、酒庄、矿山、票号、茶行、地产庄园、店铺,也均被列入清查范围。凡与和珅有关联、有利益连带的地方产、银号、典当行、茶山、矿权、店铺等均被巡抚、道台、按察、知府协助查清。

这场查抄既是政治清算,也是财政收割。凡可变现者被立即封存、计数、调运。库银、金条、银锭、珠宝、玉器、古玩、房屋、园林、库房器物皆进入清单。抄家期间审讯管家、账房、门客、附属人员,逼问赃物流转路径、财产归属、借贷票据、账目隐藏方式。清点、称重、编号、登记、押运,昼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