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KO、站起再战!格斗大赛检验机器人真实表现盘点来了(3)

2025-05-26 11:14  大象新闻

而扑空、踉跄等状态背后,则有动作规划、传感器等模块的原因。周迪判断,尽管G1能够通过强化学习掌握一些格斗招式,但在动态对抗中,从传感器捕捉对手位置到关节执行动作存在毫秒级延迟,导致挥拳时机偏差。"G1的视觉和激光雷达数据在复杂对抗中可能出现噪声。"他认为,这也可能影响对手位置的实时定位,尤其是在快速移动或遮挡场景下。

和此前展示的跑步、跳舞、后空翻等所处的环境不同,G1在本次格斗比赛中,需要面临的是随时会给自己施加干扰的动态互动环境。高度的对抗性给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更多的挑战。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上场的机器人不少都有"皮外伤"。部分G1的金属外壳在训练中遭到了外界的击打和剐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划痕。

"G1的运动性能之所以不太受到这些'皮外伤'的影响,除了是因为内部关节模组、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稳定之外,还与其算法的抗冲击性、多模态感知协同等有关。"周迪表示,格斗中的碰撞和冲击测试能暴露电机、传感器等硬件的薄弱环节,推动抗干扰设计和材料升级,"只有在软硬件的协调之下,G1才能顺利地打完这场比赛"。

拳击赛成技术验证"秀场"

在本次比赛当中,央视的主持人和解说员多次强调,这场格斗赛仅仅是一个"科普展示赛"。一位宇树的投资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本次比赛也能够为宇树带来一定的C端流量和品牌效应,但更重要的是向观众传播机器人文化,并展示宇树在软硬件上的能力。

周迪表示,格斗场景因其实时互动、击打等特性,是一次暴露在公众面前的压力测试。"其实整体来看,这次的压力测试还不算'上强度'。"记者注意到,尽管打了十二个回合,但每个回合只有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