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首脑会谈会上演吗?特朗普调解建议,泽连斯基全拒绝(2)

2025-08-29 13:52  头条

欧洲想参与并强推"对乌安全承诺",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口风却是:欧洲要承担大头,美国会把角色压到最低。俄方又补了一刀:没有俄方参与去谈乌克兰安全保障,那是"没出路";要谈,也更倾向由联合国五常平等参与。

究竟卡在哪?安全与领土两道门,哪一道都过不去。安全这道门,关键在"谁来保、怎么保、保多久"。欧洲很积极,但能力与支付意愿不对称,话说得满,预算掏得慢。美国表态收口,承诺"限量版",这对基辅来说风险太高。没有可信的安全伞,谈判桌上就没有可接受的政治交换。俄方提出"五常平等参与"的构想看似中性,实际是把北约排在门外,也把"美欧单方面设计担保"的方案直接掐断。

领土就更难谈了,公开信息里谈到的争端范围,扣除克里米亚不算,乌东四地的面积就超过10.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韩国。谈判不是切蛋糕,触的是主权和牺牲叙事,每一寸都是政治火山口。对莫斯科,战时投入巨大,没有"足够回报"难以对内交代;对基辅,"守住每一寸土地"是强烈的社会共识,任何"讨论领土"的表述都会被解读为"卖国"。这不是辞藻问题,是政权稳定问题。

特朗普的算盘也不难读。钱这笔账摆在明面上,援乌的总额已经很可观,国会里杂音越来越大,把战争降温,能立刻止损。权力这笔账更隐蔽。若能主导停火框架,美国在欧洲安全议程里的话语权会被重新"锚定",对欧盟的安全依赖再锁死一轮。第三笔,是对自身政治叙事的维护:"谈判大师"必须有战绩。但这套打法在战后政治和战时政治之间跑偏了。

战前可以做宏观置换,战时得看"血与钢"的计量学。俄方承受三年压力、欧洲援乌规模已反超美国、乌克兰社会动员形成强烈的红线文化,不是几句"做点让步"能撬动的。特朗普把"减少援助"的扳手举得很高,确实有压力,但这把扳手也可能砸到自己的指头:压力加码,乌克兰的安全焦虑更重,谈判空间反而缩小。

会场之外的暗战也没停。地点之争,看似小事,实则是叙事主场的归属。乌方倾向瑞士、奥地利、土耳其,既是"中立"的象征牌,也是欧洲舆论与盟友体系的加持;匈牙利被否,既有对布达佩斯政治倾向的不信任,也有对俄方"便利路线"的警惕。俄方与部分欧洲政要推的其他所在地,乌方担心安全与议程被"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