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来说,印度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更重要的是,两国在能源安全上有共同诉求。如果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将极大增强对国际油价的议价能力。
俄罗斯则成为关键纽带。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暴增30倍。这些石油不仅满足了印度需求,还通过精炼转口到欧洲,变相削弱了西方制裁效果。中国同样加大了俄油采购,并推动人民币结算。
8月31日的天津峰会,注定不会只是一场例行会议。值得玩味的是,前不久,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却在印度签署了军事合作协议,包括海军联合演习。这种看似矛盾的动向,恰恰反映了当前亚太格局的复杂性--印度正在中美之间玩一场高风险平衡术。但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显然让天平向中国倾斜了一步。
莫迪的访华行程,或许会成为国际关系的转折点。美国本想通过制裁俄罗斯来巩固霸权,却意外将印度推向了中俄的怀抱。如果上合组织能借此机会推动能源、金融、安全三位一体的合作,一个真正多极化的世界秩序将加速成型。
特朗普(资料图)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次峰会的意义远超一场外交活动。它不仅是打破美国围堵的契机,更是检验"全球南方"战略成色的试金石。
特朗普近期频频对印度施压,背后暗藏多重战略考量。首先,这位以"美国优先"著称的总统对贸易逆差问题异常敏感--早在莫迪今年访美期间,特朗普就强硬要求印度必须通过采购美国石油来缩小贸易逆差。更令其恼怒的是,印度在双边贸易谈判中展现出罕见的强硬立场,始终拒绝在关键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这种罕见的"不听话"姿态,进一步激化了美印之间的贸易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