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翻案在即,菲前总统现身中国,留给马科斯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根据环球网报道,自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从马尼拉带走后,菲律宾国内局势便陷入动荡。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内拥有极高的威望,其铁腕禁毒手段深受民众认可。在他被捕后,老家达沃市上街游行,抗议队伍声势浩大,众多市民高举标语,当地十多所学校也集体停课声援。这一大规模的民众行动,充分展现出菲律宾民众对杜特尔特的支持以及对其被捕事件的不满。
马科斯(资料图)
除了民众的声援,杜特尔特的律师团也传来好消息,他们公开表示已掌握"令人信服"的关键证据,有信心阻止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审判。这一证据的出现,无疑给杜特尔特的案件带来了转机。与此同时,马科斯的态度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突然改口称对抓捕行动"毫不知情",还承诺不会冻结杜特尔特家族财产。马科斯这一态度的转变,背后原因耐人寻味,极有可能是感受到了来自国内民众以及杜特尔特家族势力的巨大压力。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杜特尔特翻案的可能性正在不断增加。倘若杜特尔特能够成功翻案,这对于马科斯政府而言,无疑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马科斯上台之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与杜特尔特时期大相径庭,尤其是在外交政策上,马科斯选择倒向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这与杜特尔特执政时期积极与中国合作的态度截然不同。而杜特尔特一旦翻案,其在菲律宾国内的政治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提升,这对于马科斯政府的执政地位来说,会构成严重威胁。
就在菲律宾国内政坛因杜特尔特事件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现身中国,参加了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阿罗约的这一行动备受关注,她在菲律宾国内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是杜特尔特的坚定政治盟友。在阿罗约执政期间,菲律宾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经济合作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她采取了相对务实的态度,积极推动南海行为的磋商,还大力推动中国加入东盟主导的东亚共同体。这些举措都为中菲关系的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