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买卖一个丫鬟,需要多少钱?能换多少亩耕地?(2)

2025-11-10 16:16  搜狐

因为在乾隆朝,另一个大户人家,一次性购买了4个丫鬟,总价25两银子。从各个来说,应该是普通丫鬟。毕竟,在明清两朝,有技能、会手艺、长相比较好的丫鬟,有一定的晋升空间,例如姨娘或者妾。仅仅介绍丫鬟的价格,大家可能没有参考。接下来,我们对比一下明清两朝的耕地价格,大家就能够理解,古代社会,女性的不容易。

从明朝崇祯朝,到清朝顺治朝,江南一亩耕地(上好的水田)的售价,大约都在2-4两银子左右。清朝康熙19年,增加到了一亩七八两银子。到了乾隆朝,每亩耕地的价格,增长到了13两银子,这与清朝经济复苏、人口迅速增长等因素有关,毕竟,人口翻了将近两倍,价格自然也会提升。这是江南水田的价格,如果是华北、西北的耕地,预计便宜一半。

换而言之,在明清两朝,一个普通丫鬟的价格,大体上与一亩耕地相当,可能会略低略高一点。在《红楼梦》中,刘姥姥得到了贾府的20两银子和其他各种物品。公正的说,20两银子,足够在北直隶购买几亩耕地。虽然不算多,但一家人的温饱,没有任何问题,标准的"自耕农"水平。很多穷困人家,卖儿卖女,充当丫鬟或者杂役,也是这个原因。

在小说《茶馆》里,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个十五岁的大姑娘,就值十两银子?"由此可见,在清朝末期,由于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的相互叠加,价格甚至出现了下降。

到了清朝末期,随着各种先进理念和思想的传入,国内出现了废除人口买卖的呼声。1909年,清朝终于拟定了《禁止人口买卖条款》。从理论上来说,禁止人口买卖。为何是理论上?因为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而且比比皆是。在一系列近现代小说中,类似的情况,仍然是存在的,甚至还出现了"旧婢"与"新婢"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