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买卖一个丫鬟,需要多少钱?能换多少亩耕地?

最近几个月,作者陆续读了10多本关于中国女性地位变化的书籍,例如《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婚姻史》《缠足》《内闺》等等,感慨颇多。一个问题出现了,在我国明清两朝,大户人家,购买一个丫鬟,到底需要多少钱?购买力如何?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甚至是近代历史上,是存在人口买卖的,截止近现代历史上,才一步步遏制、杜绝。尤其是每逢旱灾、蝗灾、水灾等,这种情况更多。作者以前,读过《中国自然灾害史》。每逢大灾之年,穷苦人家卖儿卖女的情况,越严重,而且价格越低。尤其是灾区,甚至仅仅需要几升米或者杂粮。
那么,在明清两朝,买卖一个丫鬟,到底需要多少钱呢?首先,我们看看《红楼梦》《金瓶梅》等文学作品的描述,也能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红楼梦》中,袭人告诉贾宝玉:"明儿赌气花几两银子,买他们进来就是了",请注意,几两银子。虽然没有说具体数额,但大概范围已经确定。

在《金瓶梅》中,有非常详细的描述"却用五两银子另买一个小丫头,名叫小玉,伏侍月娘。又替金莲六两银子买了一个上灶丫头,名唤秋菊"。在这里,两个丫鬟,分别是5两、6两银子,也反映了明清两朝的实际情况。作者查阅了《金瓶梅》中,一系列丫鬟的价格,最便宜的3.5两,最贵的16两,出现了四五倍的差距。
这是因为,每个丫鬟的长相、技能不同,如果会一些技能或者手艺,价格肯定比较高。作者又查阅了清代两个买卖丫鬟的文献。雍正朝,大户人家买卖一个丫鬟,价格16两银子。作者认为,这个丫鬟属于有些技能或者手艺的,否则,不可能这个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