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晴,一年旱不停”

2025-03-28 17:04  头条

明天三月初一是"朔日",老话"三月怕初一",为啥怕,有啥说法

2025-03-28 16:21·三农阿娇

前言:明天三月初一是"朔日",老话"三月怕初一",为啥怕,有啥说法?

"岁时春已半,人间正芬芳",这时间仿佛开了加速器一般,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个冬天,就已经感受到了春的呼唤。打开日历一看,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来到了3月底了。今天是公历3月28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星期五,一周的时间又过去了。如今春季已经过去了一半,此时早已经是万物复苏,大地上处处生机勃勃。外面到处都是绿草如茵、鲜花盛开,一阵微风拂过,这风中还带着阵阵花香呢,令人沉醉不已。

时至春分节气,如今春分节气已然过半,今天是农历二月二十九,是农历二月的最后一天,同样也是仲春的最后一天了。明天是三月初一,是春季最后一个阶段了。春季共分孟春、仲春、季春,而明天我们就将迎来季春了。进入季春后,气温将会进一步提高、雨水也会进一步增多,到了这个时候,百花盛开、争相斗艳,草木繁盛、绿树如茵,到处都是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的景色。明天就是周末了,许多人明天就迎来了双休,天气好的话,就可以趁着周末去欣赏一下这春日的美景了呢。

明天农历三月初一,在民间,明天是"朔日",因为这天晚上月球刚好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月球和太阳的经度相同,所以这天晚上一般是看不见月亮的。我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在古代,这一天君主须视朝。群臣贺朔。

初一,即开始,三月初一,刚好在春分之时,这个时候恰好是小麦、油菜等刚夏收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春耕、春播、春种的重要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正是春季农忙最繁茂的时候了。关系着我们是否能实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美好愿望。

三月初一,朔日,是开始的意思,又处于这个农耕的关键时刻。因此人们觉得这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老话说了"三月怕初一",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正是春季农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天气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明天就是农历三月初一了,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三月怕初一"?

一:三月初一晴,春季旱不停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出现了大晴天,那么往往就预示着,后面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会是出现这种晴朗的天气,而降雨天将会非常少,以至于后面整个春季会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出现春旱。

二:三月初一雨涟涟,春雨充足好种田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出现了下雨的天气,阴雨绵绵的,那么也就预示着后面整个春季降雨天气比较多,雨水充足,我们农耕的时候不必为雨水的事发愁了,农作物能够茁壮的生长,农事非常顺利。

三月初一,可正是春季农忙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夏收农作物小麦、油菜等,此时都是需要大量的雨水来进行生长拔节的,另外耕田、播种、育苗等也是需要大量的雨水的。只有有了足够的雨水,小麦、油菜等才能健康茁壮的生长,春节播种的秧苗也才能更好的发芽生长。如果雨水不足,将会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的。

三:三月初一寒,倒春寒来缠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天气比较寒冷,那么说明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强,活跃频繁,这也就预示着后面的天气还会出现这种寒冷的天气,甚至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现象。

倒春寒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以为进入暖春后,突然气温骤降,天气寒冷,寒冷天气给我们杀一个回马枪,不仅我们人会感到不舒服,农作物更是如此,农历三月的时候,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农作物刚适应了这种温暖的环境,突然气温下降,出现了寒冷的天气,可能会降秧苗冻伤、影响其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收成。

像油菜、小麦等,好不容易成功越冬,刚刚顺利返青了,适应了这种温暖的环境,突然来个倒春寒,很容易使的农作物造成冻害,影响农业生产。"三月初一冷,夏粮减收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综上所述,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如果出现了大晴天,那么则预示着后面可能会很长时间没有降雨天气出现,出现春旱的情况;如果在农历三月初一这天,天气寒冷,则预示着后面会出现倒春寒,无论是干旱、还是倒春寒,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才会有这么一句"三月怕初一"的说法。